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 一个头疼的问题 (第2/2页)
按这高温箱的体积推测里面的缩小版冰城,可能不到一个巴掌大小。而里面的晶体蜂巢,可能只有一个手指头大小。 采集到了晶体蜂巢,接下来云sir给科研团队下了一个读取数据的任务。 但是,这个晶体蜂巢,材质就是热冰,除了散发出光孤子外,没有别的东西了。 “难道,所有的数据,都隐藏在蜂巢壁上?” 蜂巢壁上,什么也没有。 “会不会是跟蜂巢孔的排列有关?” 蜂巢孔的排列并没不寻常的地方,都是一个挨一个的排列、排满,并没形成什么图形、符阵。 “光孤子是怎么形成的呢?蜂巢孔里什么都没有,怎么形成光孤子?光孤子是凭空钻出来的吗?” 最后,有科研人员提出更难的疑问。 “这些光孤子,是不是携带了信息?”同样有科研人员质疑到了新问题。 这个质疑提醒到了云sir,他让科研人员想尽办法来扫描这些光孤子。 办法包括光谱、磁谱、声频,以及能量分析法,等等。 最后,科研人员一无所获。 “可能携带了信息,但我们没有相关的技术来读取。” “把高温箱送上我的实验飞船,我要跟它独处一段时间。”云sir见科研团队毫无进展,只好自己亲自动手了。 实验飞船上,高温箱放置在克隆舱旁边。 克隆舱里的那颗大脑,用神经元连接微型粒子机,从微型粒子机散发出来的粒子,已经有进入到大脑细胞里去的了。 这样的进展,显然太缓慢了。 “科学执政官这个方法,就算可行,那也只能进行单个的进化,然后单个进入四维空间里去。” 想到把粒子生命送进四维空间里去,云sir马上想起他之前把光粒人送进四维空间去的情形,虽然用了空间泡的方法,可以成批成批地把光粒人一起送进去,但送进去之后呢? “那些光粒人被送进去之后,是呆在一起,还是分散在四维空间各处?” 银女士从四维空间跌回三维空间,结果跌落的位置,距离她进入四维空间的原始位置达到了16万光年之远。也就是说,四维空间的位置跟三维空间的位置,是无法对应上的。 按照这条规律来看,在三维空间的同一个位置点上,把几个光粒人送进四维空间去,只要有先后顺序的差异,他们就有可能会被分离得很远。 而,根据光粒人的回馈信息,光粒人进入四维空间后是“镶”在那里的,感觉成了四维空间的一部分,丝毫动弹不得。如果是彼此分离得很远,那就无法联系上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个文明的全人类送进了四维空间,他们是根本集中不到一起的。” “如果不能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全人类送进去,跟个人单独送进去,有什么区别呢?” “整个文明送进四维空间后,却分离得散散的,完全就破坏了文明的社群,那样在四维空间其实是谈不到什么文明火种的继承的。” “这个行星的史前文明,他们不可能会想不到这点。他们是怎么来解决的呢?” “难道,就是利用原点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