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_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2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258节 (第2/3页)

眼了,又哭又闹,差点儿没砸了婚宴。

    因为这个,原本对她有些愧疚的父母,心里平添许多不喜,两个孩子之间的选择,也更加偏向小儿子。

    办个婚宴还有人捣乱,她大嫂韩腊梅因此对梁凤霞有了芥蒂,对这个小姑子很是不喜。

    之后就是在梁凤霞和梁安中间选,父母做不下决定,韩腊梅给他们出主意,说她嫁给梁平就不用下乡了,小姑子长得好看,找个好人家嫁了,让婆家给找个工作。

    粱父的工作就可以给梁安,两全其美,多好。

    粱父梁母包括梁平,都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可实际上那会儿梁凤霞才刚刚十七岁,还在念书,城里女孩子结婚没那么早,韩腊梅嫁给梁平是合适,她二十二了,跟梁平年纪差不多。

    一时半会儿,让梁凤霞到哪找个合适的人嫁出去,女孩子恨嫁,说出去多不好听。

    匆忙之下能找到的对象,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足,比如梁平,一只眼睛看不见,脸上还有伤疤,要是一般情况,哪怕能给个工作,也娶不到韩腊梅这样的媳妇儿。

    梁凤霞心高气傲,仗着自己长的好看,一心想找个处处都好的对象,哪愿意将就。

    那会儿还是太年轻,要换成现在,梁凤霞觉得当初愿意娶她的男人,哪个都比沈安民和肖建设强,有两个家里长辈还是小干部呢。

    不过现在后悔也无用,当时她就是觉得不好,跟嫂子关系不好,一心觉得她在坑她。

    而父母有了选择,觉得她可以用婚姻换来留在城里很值得,那些男同志条件也不差,就跟大儿媳说的一样,两全其美,为什么不愿意呢。

    这种心态下,几乎已经可以确定粱父的工作是给梁安了。

    梁凤霞气死了,跟梁安大吵一架,吵到最后动了手,一巴掌把体弱的梁安给拍晕了。

    这下没得选了,就梁安这体质,去了乡下种地,不知道有没有命回来。

    粱父果断把工作给了梁安,梁凤霞什么都没落着,要么找个男人结婚,要么下乡。

    她被父母的偏心气昏了头,死也不肯按照他们安排的路走,怀着满腔怨气自己去报了名,当了下乡知青。

    原本还想着要让父母难过后悔心痛,他们对不起她,她吃的苦都是因为他们,全家人都欠她的!

    然而去了上坎子村还没一个星期,梁凤霞就后悔了,可后悔也晚了,报了名想回来,他家谁也没有这个本事。

    本来还硬气着不给家里写信,后来也不硬了,一个劲儿要钱要粮票要家里寄东西。

    梁凤霞张口张得理直气壮,她觉得家里四个孩子,就她下乡了,她被辜负了,父母偏心,兄弟对不起她,欠了她的,给她寄东西寄钱是应该的。

    然而那会儿粱父梁母的工作都给了小辈,刚进厂的新人,工资都低。

    而且梁母工作给的还是儿媳妇,韩腊梅拿了工资,顶多给家里上交一点儿生活费,大部分都留下来了。

    粱父梁母的收入被砍了大半,还要顾家里,能给梁凤霞寄的东西有限。

    梁凤霞觉得父母偏心还抠门,对不起她还舍不得给钱补偿,梁家觉得她要钱要的太频繁,家里条件困难支撑不起,双方都不满意,后来信里难免带出来,写了一些不好听的话,关系更僵了。

    这也是为什么梁凤霞破罐子破摔嫁给沈安民的原因,家里不管她了,吃吃不饱干干不动,只能找个人养着她。

    这些过去的事,梁凤霞已经很久没想了,因为对她而言,都是不好的回忆。

    但站在自家屋里,看见多年不见的大哥,这些曾经在她脑海里翻滚,时隔多年,再看过往,梁凤霞觉得自己太傻了。

    不管是留在城里嫁人,还是后来下乡,都不应该跟父母硬着来。

    她父母其实吃软不吃硬,尤其是对孩子,哪个孩子会撒娇会示弱就更疼谁,她比大姐嘴甜会说话,父母就更疼她,小弟比她弱,父母就更疼小弟。

    栽了这么多跟头,总算长了点儿记性,想到自己这次回来的目的,梁凤霞努力平定心情。

    沈鱼现在根本不肯跟她接近,说话都不搭理她,她凑上去也只是讨嫌。

    但她爸妈跟沈鱼没矛盾啊!老爷子老太太一把年纪了,要看外孙,沈鱼能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