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南洋惊潮_盗墓之南洋惊潮 第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盗墓之南洋惊潮 第86节 (第4/4页)

的心头一颤,这是两百年左右的味道。

    我以为自己品错了,再探之下,确定这就是两百年左右的味道,我吐掉了嘴里的渣滓,漱了漱口,开始打量起了这一片大约三十平米的断墙残垣,只不过,周围太黑了,一时半会儿很不好看,我也担心一脚踩着粑粑。

    不过,这个答案我很快就有了,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儿,这屋子从两百年前就有人住,这一面是土砖,另一面是泥和麦秆儿混合物的墙是内墙,而且并不经常被触碰到,随着前人走,后人来,其他的墙倒了重新扩建,唯独里面的那面墙一直存在。

    于是,过了很多年,一直到国家基建狂魔诞生,在刀郎乡完成了基础建设,牧民们不再是游牧,成了定居,慢慢地介入了旅游产业,牧民不再靠放牧为生,这个土房子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没人修缮就造成了某一个大雪后,整个屋顶倒塌,还在放牧的牧民将屋顶的木头拿去烧了,剩下的只有这断墙残垣。

    人也不会在意到还有一面土墙在历经两百年的风云变幻中尚存人间。

    第231章 难寻的盗洞

    这同时还说明了一个问题,按照两百年的历史,这附近一定有墓xue。

    我将神火手电照向了四周的黑暗处,很快,我又发现了一段已经完全埋在黄沙下的断墙残垣,沙暴将它掩埋,换句话说,这附近在若干年前应该是一处不小的村落。

    可问题来了,鹌鹑是怎么发现的呢?

    我慢慢地走了回去,我问乔丽潘说道:“在三十年前到二十五年前,刀郎乡是一个什么模样?”

    乔丽潘是知道一些的,她说道:“之前这里全是土房子,而且家家户户挨着的并不近,大概也就是现在的刀郎乡里面还算有些人气,从古代来讲,毕竟是丝绸之路的一个过路点。”

    我又问道:“按理来说,这刀郎乡的历史可要从元朝就开始了,甚至还早,这附近公墓是最初的公墓吗?”

    乔丽潘摇摇头,说道:“不是!以前这里不过是牧区,找个山头也就埋了,不过,这里我也不清楚,主要还是挨着塔克拉玛干沙漠,我猜很多东西都掩埋在了黄沙下,你要找的地方也可能在黄沙下。”

    “不可能,就在附近,这一点,我确定。”我话音未落,万金油在不远处喊我,说道,“银大少,你快来!我有发现了。”

    我们急忙赶了过去,他在一片黄土地上,那里什么都没有,他指着地面说道:“银大少,你看地上的痕迹。”

    我低头一看,一片很深的车辙,旁边还隐约可以看出几个脚印,我说道:“这很正常吧,毕竟刀郎乡是……”

    我顿住了,我想说的是旅游大乡,四处来往的人肯定很多,指不定有那么几个驴友跑到这里拍照发朋友圈,细想却不是那么回事儿,我问道:“乔丽潘,这里经常有人来吗?”

    “不会呀!如果要进沙漠,从这里走是不被允许的,有专门的沙漠公路,谁都不希望车陷在沙子里,最后人出不来,也就是你们跑十几公里外,鸟不拉屎的地方。”乔丽潘笑盈盈地说道。

    那就只有一个结果,这是范柔娇他们的车,我的心一动,让万金油给我打着灯,我细细地查看起了车辙,车开到这里,朝后倒了一下,再调头,转弯离开了现场。

    万金油四处查看了一下,说道:“奇了怪了!一点痕迹都没有!”

    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我说道:“他们将周围的痕迹全部抹去了。”

    我朝着车最初停的方向朝前走,我猜测如果车停下的地方正前方就该是墓xue的所在地,他们能抹去足迹,这事儿白天干不了,只能晚上干,所以,车灯就是夜晚最好的照明装置,手电反而成了鸡肋。

    我低着头在地面上看着,亮晶晶的沙子在手电的反光下有些夺目,也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就在车辙前六七米的地方,我首先发现了清晰地扫痕,他们应该用的是家里常用的那种很细密的塑料扫把,一旁的地面上还有一些小的土块儿,我捡起一看,土块的棱角很分明,这是铁铲破土之后挖出的泥块。

    问题来了,盗洞在哪里?

    如果说墓xue就在这里,那就是我平生所见处理最好的盗洞。这样的对手可就有点可怕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