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39节 (第3/3页)
锦绣见状打岔道:“母亲,我听寿管家说,雪绣jiejie和冬绣jiejie近期要带着孩子回娘家小住一段时间?具体日子定下来了吗?要是得闲,我还想带几个孩子去外面玩儿呢!” 冬绣和雪绣二人,都是十九岁上出嫁。 冬绣今年二十有五,和夫君育有一子一女,长子三岁,憨头憨脑的一点儿没有他母亲的精明劲儿,只将他母亲的算盘珠子当玩具玩耍。 长女完全继承了母亲冬绣的机灵,眼珠子会说话似的,曾经试图哄骗锦绣舅舅书房最珍贵的一幅字画无果后,三天没和锦绣说话。 雪绣今年二十有三,育有一子,今年一周岁,胖墩墩软乎乎的,一开口就是想吃东西,整天口水滴答滴答的流,见了谁都笑眯眯的求抱抱,锦绣见对方第一面,成功用两块儿大街上买的麦芽糖拐带了小外甥。 小家伙儿活脱脱的缩小版雪绣。 说到几个孩子,周文的态度完全跟锦绣是两个极端。 锦绣觉得小家伙儿们好玩儿极了,在星际时代,大家已经很长寿,很少有人选择这么早生孩子。 况且生孩子也要经过层层考验,因此小孩儿的出生率非常低。 这就让没见过世面的锦绣,像看稀奇物种似的看待几个小家伙儿。 周文则不然,几个小家伙奔着周文温润如玉的外表而来,都觉得这位表舅十分亲切和蔼好说话,对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简直是大家理想中的长辈模样。 因此,几人不仅每次见面,都会对周文提出各种奇怪的要求,就连双方分开,周文依然能收到来自外甥们“爱的问候”。 每隔段时间,外甥们就会送来他们让人代笔写的家书,先是亲亲热热的和周文撒娇,然后就开始提要求,想请表舅帮个小忙之类的。 语气软乎乎的,周文想拒绝都狠不下心,关键是,随着外甥们的信一起来的,还有外甥们送给舅舅的小礼物。 小到最近新画的一张蜻蜓戏水图,大到新吃到的美味食品,让人特意给舅舅捎来聊表心意。 周文拒绝的话实在说不出口,只能痛并快乐着。 因此,元夫人听锦绣如此询问,也诚实道:“大概就前半年的事儿,你jiejie也有一大家子要照应,想离家一段时间,很多事情要提前安排好,短时间是不可能了。” 闻言锦绣若有所思。 锦绣没等来他可爱的小外甥们,倒是每年一度的童生试先来了。 童生考试,是本朝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一般分为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定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一般考五场,前朝分别考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 但到了本朝,为了更有效的将天下英才聚在一起,考试内容有时候会发生变化。 比如去年,就多了关于律法的考试,前年,在算学上也下了苦工。 这么一来,擅长此道的人自然占了大便宜,但毫无准备的人就欲哭无泪,因此,很多人都说,本朝科举取中的人,都是上天的宠儿。 因为要金榜题名,不仅实力雄厚,运气也是顶顶好的。 书院对要参加童生试的学生放松了要求,提前十天,让大家回家调整心情,不需要待在书院继续上课。 锦绣在家待了两天就受不了了,拉着周文跑到书院宿舍去住。 家里因为锦绣和周文要下场考试的事儿,上到元老爷,下到门房,都战战兢兢,说话小心谨慎,走路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寿管家甚至下令,让门房看好大黄,要是大黄吵吵闹闹的影响了两位少爷的心情,就要将门房和大黄一起发卖了。 可把门房吓的不轻。 锦绣也被大家的举动吓的不轻。 他觉得继续呆在家里,就是互相折磨,找了个借口,说是有个问题想请教先生,拉着周文就来了书院。 结果到了院子,才发现树下坐着楚舟三人,楚舟一脸漠不关心样儿看书,自成一方谁都打扰不了的小世界。 冯舒年和程远青苦恼的直搓手,嘴里念着菩萨保佑,一定要过之类的话。 三个人,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风,十分和谐的在一处。 锦绣一看乐了:“你们不是都回家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