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_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44节 (第3/3页)

美滋滋。

    就在这时,外面一声激动的大喊打散了包间里奇怪的气氛:“放榜啦放榜啦!”

    三人这才收敛神色,脸上没了刚才说笑时的漫不经心。

    整间酒楼的气氛瞬间被这一声喊提到高、潮, 人群像是煮开了的沸水, 闹哄哄的,听不清大家都在说什么,所有人神情异常激动亢奋,人群呼啦啦往外挤,酒楼的人瞬间少了一大半。

    剩下的一小半多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如锦绣他们,自然有小厮下人帮忙查看,只静静坐着,所有人一时没了说话的兴致, 神色严肃。

    酒楼里面静的可怕,外面声音清晰可闻。

    锦绣心里还在想自己从史书看到的:“前朝时期, 前三场每场考完都是当场放榜,称为圆案。直到最后一场考完放榜, 榜上考生姓名按照先后次序横排, 俗称长案。

    到了本朝, 开始实行考后五天统一放榜, 据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生当场得知自己的成绩, 备受打击,进而影响接下来的正常发挥才改了规矩。

    县试第一名称为案首, 也称红案,最后一名考生名下用朱笔轻轻一勾,以示结尾。”

    想着有的没有, 手里茶杯在锦绣手里滴溜溜转了无数圆润的圈儿,锦绣指尖灵活的把玩茶杯,漫不经心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像担心考试成绩的人应有的态度。

    一直盯着他的何烈简直被锦绣的这份淡定惊呆了,何烈再一次在心里确定,元锦绣,是个非常可怕的人!以后一定不能得罪!

    锦绣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行为给何烈带来了多大的打击,只发觉手突然间被人握住,一想就知道是坐在旁边的冯舒年。

    锦绣无语的出声打破这沉默的气氛:“舒年,你别紧张!你不是吹嘘自己很有把握,考官出的题你都答上了嘛!你到底在紧张啥呀?”

    冯舒年嗓子发干,立即否认:“我没有!不紧张!”

    锦绣:“可是你握着我的手在抖。”

    坐在锦绣另一边的周文也突然握住锦绣的另一只手,锦绣手里的茶杯失去了手指的支撑,应声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锦绣:“阿文哥,你也紧张。”

    周文当即梗着脖子否认:“我没有,不紧张!”

    锦绣将藏在桌下的两只手放在桌面上,桌上四只手立刻无所遁应,桌面当即发生轻微的震动现象。

    冯舒年和周文略感丢脸,快速抽回手,假装无事发生,给自己倒杯茶压惊。

    锦绣:“好吧,你们都不紧张,是我紧张,刚才我眼花看错了。”

    楚舟摆着一张高冷脸站在窗边观察对面的情况,给几人进行现场转播:“放榜的衙役出来了,现下开始张贴了,具体看不清,但榜单看起来还挺长,我估计上榜的至少有百人。”

    几人一听呼啦啦全挤到窗边往下看,事实上,整个酒楼的人也在和他们做着相同的事,窗口人头攒动,热闹不已,锦绣生怕有人不小心太兴奋,把自个儿挤出窗口,从二楼直接掉下去。

    锦绣眼力好,给几人进行实况转播:“榜单从后往前张贴,最后一名好像是一名为张三伟的学子,位置很显眼呀,真是险之又险,无比幸运!”

    锦绣话音刚落,就见下面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又跳又叫,嘴里大喊:“我上榜了!上榜了,我张三伟终于上榜了!”

    说完人就激动的晕了过去,周围瞬间围了一圈儿他的亲人,口中有称“三哥”的,有称“三爷爷”的,又是掐人中,又是喊大夫的,好不热闹。

    刚好这人锦绣和周文都熟悉,就是那天在县衙办理结保的老人,也是县试时坐在锦绣对面的老爷子。

    几人一看瞬间激动不已,周文拉着锦绣的袖子使劲儿摇晃:“宝儿宝儿,快!看看我在哪儿!”

    锦绣好不容易从周文手里保住自己摇摇欲坠的袖子,一抬头,对上几双亮晶晶的眼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