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裙下臣_太子裙下臣 第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裙下臣 第34节 (第2/3页)

四处游学,拜访名川大儒。直到十九岁那年回京,参加当年乡试,一举夺魁,又在后来的会试殿试中一鸣惊人,连夺三元。

    大晏三元及第并非没有,可六元及第,古往今来,也首屈一指。

    科举结束之后大多学子都会费尽心思留在京城,不愿被下放到什么偏僻的地方,可崔景同却是主动请缨,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县城连待三年,治理得当地欣欣向荣,百姓和乐。年年官员考绩的时候皇帝都得夸崔丞相一番。

    别家郎君还在靠家中长辈,崔景同年纪轻轻,却已能在皇帝面前为父亲长脸,岂非云泥之别?

    皇帝当年放任崔景同离京也是存了磨练他的想法,如今三年已过,恰逢朝中人才空缺,崔景同回京,是再合适不过了。

    崔丞相为大晏栋梁,肱股之臣;崔景同心怀百姓,亦是有其父之风。有这么一个臣子,可谓是国家之幸。

    可宋晏储却是素来同崔景同不对付。

    这么一个堪称君子的人物,面对宋晏储时举止有礼言行有度,可谓给足了她储君的面子;宋晏储也并非当真是残暴不堪,对待这种于国有利的人才自然不会刁难。

    可无奈,他们二人理念不合。

    崔景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行事颇有孔圣人之风。他讲究以仁教化百姓,仁德宽和,想要的是一个如尧舜一般的仁君。然而太子更偏向法家理念,行事狠辣,不留余地,与他理想中的明君完全不符。是以崔景同在见到宋晏储该有的礼节绝不会忘,时刻都能清醒认识到君臣之别。可当二人起了分歧时,那真是能……气死宋晏储。

    宋晏储每次见他都能气得咬牙切齿,可偏偏崔家一家都是一派忠心,宋晏储就是气,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

    好在崔景同还算知情识趣,哪怕与太子一向政见不合,哪怕对太子的做法并不感冒,但却并不会玩阳奉阴违那一套。

    宋晏储道:“小崔大人离京多年,丞相和夫人想来也甚是想念,怎地不先回家。”

    崔景同声音温和,彬彬有礼:“有劳殿下关心,家父早已得到家书,不会过多担心。”他看了眼下面:“今日秋闱放榜,时机难得,便来看看。”

    宋晏储回眸看向下方:“怕是难出如小崔大人这般六元及第之才。”

    崔景同格外谦逊:“天下学子何其之多,学识广博者不在少数,微臣也不过侥幸罢了。”

    宋晏储笑了笑,正要说什么,却听下面一阵嘈杂,回眸一看,原是桂榜已经张了出来。

    二人对视一眼,注意力纷纷放到下面,萧淮看着他们二人那格外默契的行为,握着杯盏的手不由紧了紧。

    下面热闹非凡,先有挤进去的学子看着红榜,一一扬声报名:

    “刘怀远——有!有!”

    “吴文翰——中啦!中啦!”

    “甘鸿朗……”

    “泰和兄中啦!”

    “蒯建义……”

    那学子被夹在中间,挤得不成样子,每念出一个名字,就伴随着一道欢呼声;有的没中的人闻言不信,拼命想挤进去亲眼看看。学子们苦读十数载,成绩就全在这一张红榜上面了。

    宋晏储瞧着,不由慨叹。

    “赵兄!赵兄!魁首是赵兄!”忽地一声大吼让周围所有人都静了片刻,而后一楼一直强壮淡定的男子闻言猛地一拍桌子,面上是遏制不住的狂喜。

    “恭喜赵兄喜得魁首!”

    “赵兄……”

    楼下瞬间响起接连不断的恭喜声,赵钧原本还想装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可随着恭贺的人越来越多,他面上那洋洋得意之色也是遮掩不住。

    “同喜同喜!”他嘴上说着谦逊的话,但那高昂着头和那得意的笑容确实暴露了他的真实心情。

    外面下间嘈杂一片,那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