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_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 第2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 第218节 (第1/3页)

    当时,国王面对咄咄逼人的母亲,别无选择,只能借故溜走。

    王太后一党都认为他们胜利了,首相已经被罢免,于是纷纷欢庆。

    谁知国王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召见黎舍留,宣布他留任。黎舍留当然不让地发动反击,将那些反对他的人一一击溃:王太后被流放,重臣被捕,国王的弟弟被当众斥责,被勒令言行小心。

    现在发生的事,与正史不同,却又有几分类似。

    黎舍留提出在甜水镇多留一天,恐怕就是要书写信件,发动攻势,将王太后在巴黎的党羽一网打尽。

    在黎舍留眼里,既然“愚人们”自动送上门来,没有理由他不笑纳这个打击政敌的借口。

    镇长这边谀词滔滔,弗劳伦也觉得再将红衣主教多留一天也无不可。

    罗兰却微微皱眉:原本她的计划是将这位大人安安稳稳地从她的地界里送出去,怎么纷纷变故之后,事与愿违的人就变成了她呢?

    于是她向隐蔽处的希刺克厉夫比了个手势,要各人恢复戒备。

    她不怕黎舍留失势——一个手中没有权力,只有漂亮红袍的主教大人,不会有人愿意打他的主意。

    相反,一位能让国王甘愿违背母亲的意愿,也要保住的首相,恐怕是更多人的眼中钉、rou中刺。

    这时黎舍留向罗兰这边缓缓走过来。

    罗兰正要向他提醒,忽然耳边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罗兰大骇之下,本能地在原地伏倒。周围甜水镇的居民们传出一片尖叫声,人群开始迅速向四处散开。

    罗兰听见弗劳伦在高呼她的名字,镇长却只晓得大叫一声“快逃”。

    倒下之后罗兰才反应过来,响声距离这么近,如果有人在这么近的距离刺杀黎舍留,那么无论他是神是魔,只怕都难逃毒手。

    但当她在众人奔逃的滚滚烟尘中抬起头,只见黎舍留一身鲜亮的红衣,身躯瘦弱,却依旧站在原地,丝毫不曾动过位置。

    作者有话要说:  1这两段引用自《法国通史》,略有改动。

    2“愚人日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630年,但是根据《三剑客》的时间线,罗兰现在大概处在1622年前后。所以她按照“年份”推断出红衣主教有危险——这一段是作者虚构的。

    第156章 、三剑客位面30

    ——黎舍留大概是法国历史上被“行刺”次数最多的首相。

    罗兰伏地躲避的时候,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吐槽。

    法王前脚刚刚澄清了王太后的“矫诏”,保留了黎舍留的首相之位,后脚就有人来刺杀黎舍留。

    等到那声燧发枪的巨响和浓重的硝烟气味渐渐消散之后,罗兰才想起一件事——

    她和黎舍留现在所处的位置就在甜水镇的教堂跟前,距离安德烈公爵那座“新式住宅”也很近。

    她马上抬头,向安德烈公爵的屋子望去。

    果然,只见安德烈公爵的窗口支出一柄燧发枪的铜管,管口冒着袅袅的青烟。公爵从窗口探了个头出来,向罗兰比了一个手势,表示他刚刚成功狙击了一个向黎舍留行刺的“刺客”。

    确实,从安德烈公爵的居所里,正好可以居高临下观察甜水镇教堂跟前的建筑与人群,从他的位置,更容易发现埋伏在远处的敌人。

    此时此刻,教堂跟前的小广场已经乱成一团。

    小镇的居民们四散奔逃,镇长抱着头伏在地上瑟瑟发抖,大声向天主祈祷。反倒是弗劳伦无畏地挡在黎舍留身前,张开双臂,护住了红衣主教。

    罗兰赶紧站起身,左手从地上拽起了镇长,右手一扣,挽住了黎舍留的手臂,口中叫上弗劳伦:“走,快去教堂!”

    希刺克厉夫和安德烈的预案都是围绕甜水镇的教堂所做的。这座教堂是镇上唯一一座完全石质的建筑,拥有坚固的拱顶和青铜浇铸的大门。

    此刻罗兰确认敌人还没有靠近,自然是带人先冲进教堂里去。

    她一个女人,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竟然拖着两个男人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