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8章 雏形 (第2/3页)
治?史密斯对孙泽生还有大用,他手里面的客户资源、渠道什么的,都是孙泽生所需要的,所以他选择了对乔治?史密斯进行安抚,而不是强硬地对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孙泽生想在商界拥有更多的盟友,就要改变原来那种强势的谈生意的态度,要不然的话,对方就算是和他成为了合作伙伴,心里面也会留下疙瘩。 当然,什么时候要强势,什么时候要示弱,这些孙泽生都有他的度量,不会为了所谓的拉拢盟友,就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 乔治?史密斯不是真的生气,就像孙泽生不想失去他一样,他也不想失去和孙泽生之间的合作。见孙泽生递了一个梯子给他,他顺坡下驴,没有再继续纠缠。 乔治?史密斯和武汉阳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双方一致同意派出一个联合考察团,远赴泰国,对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进行考察,为未来之光泰国公司的成立,进行先期的准备。 至于泰国公司的股权,利益分配等细节,双方同样达成了一致。根据最后的考察结果,双方将出资相同的数额,然后未来之光公司持有比乔治?史密斯多一成的股权。 未来之光泰国公司的经营方式,将采取从华夏的未来之光公司进口半成品的方式,然后泰国公司对其进行本地化的包装,对外出售。赚取到的利润,按照股权比例分配。 乔治?史密斯一连数日,都在和武汉阳进行谈判,虽然非常忙碌,但是一想到以后能够分享到未来之光公司多个系列化妆品带来的好处,就算是再苦再累,也是甘之若饴。 孙泽生之所以愿意让乔治?史密斯掺和进来,主要是他对海外市场不熟悉,需要有一个熟悉海外市场的人,跟他一起分担市场风险。另外,就是为了不久之后,进军欧美市场做准备。 乔治?史密斯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商人,要比孙泽生以及他的下属更懂美国市场。孙泽生名下公司形形色色的商品想进入美国市场,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能够坦率地告诉他进入美国市场前后的禁忌、注意事项等等,乔治?史密斯无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相比起这些,分乔治?史密斯一点利益,已经算不了什么。 一周之后,孙泽生、乔治?史密斯、李子峰等人再次汇聚到了冀南宾馆的商务会议室。这次的讨论要比上一次激烈多了,几乎每一个人都对友盟风投的章程草案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这些修改意见主要集中在会员的权利和义务上,而权利又主要集中在会员加盟和退出的门槛上。 孙泽生为了能够拉拢更多的盟友,在章程草案中,对会员单位加盟和退出的门槛都设置的比较低。他搞友盟风投的目的又不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组建一个利益共同体。 但是美国时间基金会、h私募基金等会员单位,他们的主要目的却是为了赚钱,没有好处的事情,谁干呀? 孙泽生的目的和其他会员企业的目的有着明显的冲突,他们要求修改相关的条款,也就不难理解了。 孙泽生一开始的设计是低门槛原则。 具体一点讲,就是不管什么企业和公司,愿意加盟友盟风投的话,可以随时提出申请,并且签署声明,愿意遵守友盟风投的章程,就可以成为会员单位。至于退出,就更简单了,就是不管是哪家会员单位,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申请退出,而且只要提出申请,就视为已经退出了友盟风投。 孙泽生拟定的章程草案中,唯一算得上严厉的条款,就是他一周前,跟李子峰他们说过的,只要是退出了友盟风投,就失去了再次加入友盟风投的资格。 对会员单位拥有的这方面的权利,李子峰、尹晨娣等人一致表示,要求修改。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条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孙泽生、乔治?史密斯、李子峰所代表的美国时间基金会等会员单位为友盟风投的发起成立人,任何后来的公司想加入友盟风投,必须要有至少一个发起成立人进行推荐,之后,需要对被推荐的单位进行表决,需要有一半以上的发起成立人同意、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的股权同意,被推荐的单位才能够加入。 至于退出,孙泽生提出的退出条款,基本上得到了保留。但是对于推出之后的会员单位是否能够再次加入,与会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吵了半天,最后达成了一个妥协的方案,就是会员单位退出之后,还可以再次加入友盟风投,但是再次加入的时候,需要有不少于三个发起成立人的引荐,并且超过三分之二的发起成立人同意,超五分之四的股权同意,才能够重新拥有会员单位的资格。 如果是发起成立人退出之后,再申请加入,则永久失去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