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以为我是万人嫌 第75节 (第3/3页)
当真是怎么拍怎么好看,连观众都少有意见。 有“颜控大国”称谓的g国,更是十个摄像头八个都长在了薛慈的身上,而直播间的人数却呈现着暴涨的趋势,甚至超过了很多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 考核第一场开始了。 进入决赛环节,就是由四国的代表团一并竞赛了。 雷蒙德想到,华国的好运似乎走到了尽头,考核的第一场就是实cao考核。 不过这次是难得的团体考核,考验的是各个团队的综合能力。题目为对眼前的精密器械单独创造出合用的核心芯片。 考核环境是透明的。 雷蒙德在主导着团队进程的同时,也关注着华国代表团的进度。 舒博士是他们的队长,负责统筹核心环节,人人忙碌穿行。而薛慈负责的似乎是文书工作,记录数据。 这份任务虽然也很重要,但也对应着一个特质——薛慈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进实际cao作中。 他的推测是正确的。 又重新确认过一次,雷蒙德收回了眼。 第一轮考核结束,分差依旧不大,所有团队都在规定时间内创造出了合适的零件。而接下来,就是最能提高分差的个人赛项目了。 题目是改进se-1型号医疗芯片,在后续加入辩论环节。参赛者需要展现出己方改进的优良性,然后指出敌方的错漏缺陷,挑剔短处。最后由系统进行整体评分。 这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极为严苛,因为每个人改进芯片的理论方向并不相同,如果不涉及对方的理论领域,你可能连辩论正误都无从下手。 更“妙”的是,se-1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完美一代的医疗芯片。想对它进行“改进”,还是在比赛规定的90分钟时限内,其实是很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所以归根究底,第二环节的辨认赛才是重点,找出对方“改进”上的致命缺陷,才能让系统给己方队伍的评分更高。 华国队的突破点,就是薛慈。 他的理论基础再丰富,再能指出其他团队的错漏,但只要他所改进的芯片跟不上其他人的水准,就是坚实堡垒上最好攻陷的那块松软砖石。 足以让千里之堤,一夕崩溃。 而在众目睽睽下,华国队的其他人也绝不能帮助薛慈完成任务。他们先前用薛慈的理论能力得到的优势,现在就是连本带利地偿还的时候了—— 所有人都这么想。 计时九十分钟的“改进”开始。 薛慈拿着自己的se-1医疗芯片,来到了单独的实验室当中。 为了防止作弊,互相抄袭改进思路,这次各个参赛成员都看不到其他人的改进情况,只有无数个摄像头还诚实地直播着。 这也是很多观赛者第一次看到薛慈动手实cao。 先前流传出某个隐秘传言,说pdl的年轻赛手(虽然没有指明但大家都清楚是谁)实则是个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还都颇为担心。 但现在看到薛慈的cao作,又觉得他动作流利,决无拖泥带水。 他站在巨大器械面前,显得身形无比微小。指尖点过的地方都链接上了庞大数据海,薛慈一遍又一遍运行推算,身边没有助手,一切记录都需他亲力亲为。光屏上飞速播动着新测验的数据,薛慈偶一抬眼,将其记录在脑海中。如果不是他准确无误从中挑选出了需要的数据然后输入,几乎没有人能猜到薛慈不是在偶尔看一眼光屏解闷,而是将那上面流淌的数据都筛选记录了下来。 比ai更可怕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微弱光线将他肤色照的雪亮。 他以相当利落的速度剥离se-1的核心线路,复制区域信息,阻断阿默淄端连接。重新编写了se-1“心脏”区域的核心线路。 不管最后得到的结果如何,能不能运行成功,这都是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造。 已经有敏锐的观赛者想到,虽然他们看不懂薛慈的思路,但也能意识到不像网上流传的那些传言,反而薛慈的能力应该很不错才对——要不然他不会这样应对自如,如同胸有成竹。 并且时间分配的几乎可以说是精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