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页 (第2/2页)
白自己随口说出一番玩笑话,怎么最后就发展到要团伙作案了:“那要是搞不清楚呢?” 托马斯语塞片刻,答复道:“那就把样品分给那些学者们,让他们去搞清楚。” * 2508年,托马斯合起日记,满足得就好像刚刚看了一段诗一样优美的语言。 虽然是米娅引导他想出的这个方案,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很厉害——尤其是在精神逼近重度抑郁的边缘时,竟还能有这么清晰的策划能力。 他觉得历史书上也该有他的名字。 但很快,他的表情又冷静下来,他觉得还是别了。 如果他真的被载入史册,想必会和皮克西西先生一样,成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吧。 但是他没有太多时间消沉,娜塔已经捧着一沓文件进来了:“最新一批数据新鲜出炉。” 听起来就好像她捧了一打烤面包进来。 托马斯依然觉得这姑娘冒冒失失、疯疯癫癫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现在过于安静的生活中出现一个能搞出点声响的人,并不是坏事。 托马斯被她带了过去:“成色如何?” 娜塔说:“还是糊的。” * 搞科研这个事情,它确实是很难。 所以糊了也挺正常。 就像当年米娅和托马斯,最终还是没能在6月前计算出那个神秘化学式。 可怜米娅的热恋期,就这么在实验室里度过了。 不过和之前的区别是,她现在可以随时同沃尔夫先生互发信息。 吃饭时捧着手机成了米娅的常态,连打字速度都变快了。她很喜欢现在的状态,似乎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和沃尔夫先生分享,而沃尔夫先生也不会说她烦,甚至还会主动找她说些有的没的。 有时她也会问些专业方面的问题,然后惊喜地发现她从普里克先生那里听说的一些定理,沃尔夫先生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不过如果真问得深入了他就不行了,会毫不掩饰地甩过来一句:不会。自己去查。 比较偶尔的时候,也会吵起来。 比如当沃尔夫和雷奥妮不知因为什么在电话里吵架了,米娅就会被沃尔夫先生迁怒。她会收到一串信息,指责她当初给雷奥妮乱提意见。 米娅就皱着眉头解释:我那不是随口应和,常青藤真的很好,霍夫曼教授也很好。 沃尔夫那边是电脑发消息,手速比她快得多—— 奇斯卡大学不好吗?奇斯卡大学就没有比霍夫曼教授更好的导师了吗?就算常青藤确实是一流学校,那适合雷奥妮吗?在这种时候不劝她留在最安全的奇斯卡,反而支持她一个女孩子往半个地球外跑?而且还支持她选化学专业?这个领域有多少实验事故,我们不该是最清楚的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