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页 (第2/2页)
。本来对于矿工的剥削就极为严重,却又严禁私开银矿。 更麻烦的是,矿工们无法像别的普通百姓那样弃田从商,因为官府对于矿工的管辖极为严苛。矿场吏员日常点名,动辄搜山驱逐矿工。 许多矿工活不下去了,就干脆起义了。 周恪点头,“上辈子并没有此事,看起来历史果然是会变化的”。 沈游极早以前就发现周恪的记忆、女主周婉仪的记忆、她自己看到的书籍内容有相似却又有不同。但沈游一直觉得这正常。 除却大事件之外,普通的小事件人根本记不清楚,甚至还能自行添改记忆。况且周婉仪和周恪还未必来自同一个时空。就是不知道是平行时空还是他们的记忆都有问题。 这种目前还找不到答案的事情沈游也没有多想,她继续跟周恪商量。 “你是想借此机会发展私盐?” “如今北边战事不断,闽浙又出了矿工起义,朝堂的目光和精力基本都被牵在了这两件事上。除此之外,闽浙原本就是富庶之地,一旦被矿工的起义波及,光是收不上赋税就足够让官府头痛不已。这时候,他们根本顾不上私盐。” 沈游当然知道周恪这番话是早已决定好了的,今日不过是为了劝服她。 “既然你有把握开盐场,那么船场呢?” 相较于食盐,船厂才是最重要的。 琼州港口若是开起来了,可他们却没有相应的船只和军事力量来守卫沿路航线,那么被海上的海盗和各类海帮打劫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从前那是因为琼州穷,海盗和海帮看不上琼州罢了。 况且将来一旦打仗,船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周府的船只是在龙江造船厂制造的”。 沈游真是惊呆了。龙江造船厂可是龙江提举司管辖下的官方运营船厂,按理根本不会接受民间订单。 沈游顿时想到,“应该不止周府吧,满金陵大户们做海贸的船只基本都是在龙江造船厂造的吧”。 然而她依然很疑惑,“按理,龙江造船厂是江南最大的造船机构,金陵官方对此的管辖力度应该很大才是,怎么会允许他们接受民间订单?” 周恪解释道:“船只大小以‘料’为单位。然而官方要求制造一艘两百料的船只,却只肯付一百料船只的钱。所以……” 沈游彻底明白了。官府为了省工钱,直接导致了龙江造船厂入不敷出,不得不私下接收民间订单来填补为了应付官府订单而多出来的花费。 真是现实远比更魔幻! 沈游感叹完了,猛地想到,“这样一来,我们是否可以挖掘到船厂的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