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文豪,还钱_第20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页 (第2/2页)

 “哦?”,刘子宜看了眼管事,心知这种不是家生的,一点小财就足够他们见钱眼开,用起来就是不舒服。

    “去请那人进来吧”,他叹了口气,对方砸了钱,今儿只怕是必须要见一面了,否则对方只会百折不挠、用尽一切办法要跟他见面。

    刘子宜站在中堂台阶下,一见对方头戴斗笠进来,当即热请无比的迎上去。

    文人圈子其实很小,同科同年一论,谁跟谁仿佛都认识,更别提来人名满天下。

    “原来是汝南兄啊!”,刘子宜笑容满面,每跟褶子都透露着故友相见的喜悦,仿佛齐桓被贬谪的时候踩一脚的不是他一样。

    王汝南脾气直,原本就厌烦官场虚伪,齐桓死后更是隐匿于暗处,彻底懒得搭理大齐官员。如今背负任务来此处,一见刘子宜那张老脸就烦。

    但是没办法啊!

    理想不易,汝南卖艺。

    作者有话要说:1.琼山本地就有长昌煤矿,不是我编造的。这里架空为长常煤矿。

    2.地域歧视这个东西古已有之。

    什么拔苗助长、买椟还珠这种二缺事都是拿来黑宋、郑人的,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地区。

    宋朝赵匡胤坚定的不准许南人为相。

    司马光怒骂王安石:“心术似福州。”,还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

    清朝学者窦光鼐,在其主持乡试时,以“南蛮鴃舌之人”为命题,引爆考生公愤。

    还有各式各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就是想说,地域歧视要不得!

    第99章

    王汝南沉着脸,似笑非笑的的看向刘子宜道,“景明兄可知自己大祸临头?”

    刘子宜顿时就一通腻歪,心说你大老远的跑过来,必有求于我,有求于我又不肯低声下气,这会子搞什么危言耸听、先发制人!

    “哈哈哈”,刘子宜大笑起来,热情无比的拽着王汝南的手,“走走,汝南兄,你我入内详谈”。

    两人一落座,菜色如流水一般上来。

    “春季正是时蔬鲜嫩的好时节,景明兄好享受啊!”

    真他娘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

    金陵城内多少百姓衣食无着,你一顿饭吃十八个菜!

    刘子宜丝毫不尴尬,仿佛没听见王汝南的嘲讽。都说王汝南面对达官显贵是一副桀骜不驯的牛脾气,今儿来面见他都不肯改一改。那他求的这事儿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

    可王汝南近些年来在外几乎沉寂,心学也没落了。莫不是来求我扶一扶心学?

    刘子宜心里百转千回,面上分毫不露,乐呵呵的给王汝南推荐这个菜,那个菜,绝口不提方才王汝南说他大祸临头的事。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