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7页 (第2/2页)
。 手艺好的老匠人精心打磨出一杆优质火铳跟整个军械司能够大量稳定出品优质火铳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尚且是手工作业,而后者虽说远远不算工业化,但至少也算是流水线作业、少量机械化加上还不错的品控。 以千里镜为例,这样品质的千里镜军械司可以做出第一个,就可以做出品质差不多的第一千个。这才是军械司十年磨一剑的真正厉害之处。 事实上,在沈游眼里,军械司的品控依然做的不是特别好,如果放在她上辈子,这种良品率足以让军械司彻底倒闭。但放在现在,真是矮个子里拔高个,全靠同行衬托。 至少现在,军械司生产出来的火铳使用起来不至于像大齐的火铳那样,让将士们宛如撞大运,不是抽到一杆极为优质的,就是抽到一杆使用中途突发爆炸炸死自己的火铳。 事实上,得益于沈游对于匠科的看中,各地甚至明文刊发工匠人才引进和奖励制度,吸引了大量来南越做生意、定居的人口举荐匠人。 这些年来,大量的优质匠人逃荒进入了沈游辖下。再加上情搜科到处留心匠人们的消息,时刻挥舞着锄头,准备挖大齐朝廷的墙角以及学院里对于匠科人员的培养。终于,大量优秀的工匠不断涌现。 早在三年之前就已经有手艺精深的匠人改进了大齐的火绳枪,成功打磨出了一杆小巧精致的燧发枪。奈何造价实在太高,一杆少说要五十两,这还没算这些高级工匠的加工费。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如同沈游绑在左手侧的袖弩一样,根本无法大批使用。 无可奈何之下,军械司试图将小巧精致的燧发枪变糙变笨,终于降低了火铳的造价。得益于军械司持之以恒的搞品控和数年间不断探索水力机械的应用,终于令燧发枪得以大面积普及。 沈游也得以在军中挑出了士兵组成了神机营。 今日,便是军械司和神机营展现自己十年磨一剑的成果了。 “来了”,沈游轻轻一声道,“传令下去,做好准备!” “是”,刘三俊应了一声,即刻打了手势。 小土坡不高,试图在上面居高临下,好往下扔滚石滚木根本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只要敌军不惜牺牲性命,敢冒着冲天箭雨冲上来,撑死百来步,即刻就能越过小土坡把他们置于死地。 更麻烦的是,这条官道左侧是五个相连的小土坡。五个土坡都挺小的小,背面根本藏不住多少人。便是埋伏,也不过是埋伏几百人罢了。对比敌人的数万大军,堪比塞牙缝。敌人靠人数都能堆死他们。 与此同时,官道右侧是片稀稀拉拉的树林子,基本都被灾民啃秃噜了,别说藏人了,连一只兔子都藏不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