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5页 (第1/2页)
这倒是说在了点子上。就像吴继纲会因为吴绶的劝说而投降,一旦程文山投降,难保赵识不会因为程的劝说而投降。 王川面无表情的看了眼霍安。心里盘算着,此人倒也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仅仅是个莽撞热血的年轻人。乍然听完这封信,迅速能够找到切入点,倒也还算有脑子。 看来李立之的这个学生还过得去。就是不知道李立之给了什么筹码,竟然能够让这个有点脑子的霍安,心甘情愿的冲锋陷阵。 赵识面色铁青,他一口牙快要咬碎了。 这就是不结党的坏处。满朝堂,只有一个王川出自于公义或是为国考虑,帮赵识说了几句话。其余的,不是装傻充愣就是沉默寡言,只恨不能蹲在角落里装隐形的蘑菇。 霍安冷笑着又重复了一遍问话,“赵大人想好了吗?” 赵识的脸阴的跟梅雨季一样,这是要逼他当众跟程文山恩断义绝啊! 可一旦他真的表示自己放弃营救程文山,那他在军中势必会人望尽失。 没有谁愿意为一个随便抛弃下属的上峰卖命! 此刻,满朝文武都在看着他,人人都在等他赵识表态。 就连刚才帮他说话的王川都沉默下去。 赵识嘲讽的笑笑,王川只忠于佘崇明。他帮赵识是因为觉得赵识并无反心,但他一样忧惧赵识兵多将广,所占兵权过高,生怕赵识威胁到佘崇明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川与李立之是同一种人。 唯一的区别是王川并不想扳倒赵识,仅仅只是希望限制他的兵权,而李立之却想彻底的搞死赵识,自己派人上位。 一时间,仿佛所有人都在逼迫赵识,赵识轻轻的抬头看了眼佘崇明。佘崇明高高的端坐在龙椅上,仿佛不理解赵识的处境,又像是没看到众人对赵识严词相逼的样子。 杂乱的胡子掩盖了赵识脸上的失落。 他终于意识到,他的恩主佘崇明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信任他。 半晌,赵识彻底死心了。 “臣赵识在此起誓”,赵识顿了顿,掷地有声道,“若程文山投降皂衣军,我赵识必与他恩断义绝!如违此誓,神鬼共弃!” “赵将军,子不语怪力乱神”,霍安冷冷的瞥了眼赵识,“赵将军若是要拿誓言糊弄过去,未免也太小觑了满朝文武”。 这意思是要他拿出实际行动? 赵识干脆反问道:“你要如何?” “陛下,赵将军起于微末,不通官场规矩”,霍安笑道,“古往今来,兵权之重,无需多言。如今赵将军一人统领川蜀全军,位高权重之下难免生出些别的心思来。若能有人节制一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