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墨桑 第298节 (第3/3页)
定有原因,是什么呢?”武将军一边说一边叹气。 “让人去查查?”苏姨娘建议了句,见武将军没说话,就知道自己这话说的极没见识,又想了想,皱眉道:“你上回说,李大当家在豫章城,现在还在豫章城吗?” “一个女人,箭术是极好,可也就是一个草莽英雄而已,两军之战,不在一人一力,她在哪儿,这不要紧。”武将军缓声道。 “嗯,朝廷那边,有什么信儿没有?你上回的折子,皇上准了没有?”苏姨娘侧身坐到武将军旁边,柔声问道。 “朝廷……”武将军一句朝廷,后面的话顿住,好一会儿才接着道:“皇上极擅隐忍,当初他为皇子时,靠着隐忍,靠着深藏不露,靠着藏好一个一个的心腹,一个一个的后手,在先皇病重时,一起撒手放出,一举定了乾坤。 “现在,他还是这样,隐忍,守着藏着这一路的精锐,那一路的大军,抓着兵力粮草,等一个撒手放出,一举定了乾坤的机会。” “哪还有机会!”苏姨娘唉了一声。 “嗯,争位和争天下,大相径庭。 “从前我常建议他,要出手,他没理会过我,一直按兵不动,直到夺得大位。 “现在,我一趟一趟的上折子,不能再等,不能再守,要进攻,要进攻!要收回洪州,收回潭州,蜀地不能有失!唉!”武将军一拳头一拳头的砸在榻几上。 “他大约觉得,你从前错了,现在还是错的。”苏姨娘跟着叹气。 “争大位我是不如他,可现在是打仗,打仗!这是兵家之争!唉!”武将军仰天长叹。 他有心无力,如困兽一般! 第244章 没想法 李桑柔等人跟着叶安平,一路往龙标城急赶,偶尔空闲时,叶安平就和李桑柔说些关于杨老峒主家的闲话,路程过半,李桑柔对龙标城杨家,就有了个大概认知。 杨老峒主祖上,其实并不是九溪十峒的土著,杨勇的高祖科举出身,头一任就点到了九溪十峒来做官。 杨勇高祖举家赴任,到任之后,却一任接一任,只升官儿,就是不挪地方,杨勇高祖求调任的折子上了不知道多少,半点用没有,杨勇高祖寒门出身,上的折子没用,也就没什么办法了。 最后,一连六任将近三十年,杨勇高祖死在了任上。 杨勇高祖死后,被朝廷大加表彰,推恩到杨勇曾祖头上,接下了曾祖的官职。 杨勇曾祖接任到第二任,天下大乱,杨家从朝廷官员,就地转化为九溪十峒的土皇帝之一。 杨勇曾祖和祖父,都是自小读书,守着高祖曾祖积累下的余荫,艰难守成,到了杨勇父亲,全走路就请了武先生,读书兼习武。 从杨勇父亲起,杨家就开始积攒实力,往外扩张,到杨勇手里,九溪十峒,西接川蜀,东连潭州,往北到石门,都是杨家势力所在。 杨勇文韬武略,武功高强,身强体健,健健康康活到了九十多岁,寿终正寝。 这九十多年里,杨勇娶了五房媳妇,生了九个儿子。 武老夫人是杨勇最后一位夫人,只生了九公子一个儿子,却是杨勇诸子中,最肖似杨勇,最有能力接掌老峒主大位的人。 从九公子十来岁起,杨勇就将这位九哥儿带在身边,耳提面命,细心教授,到杨勇撒手而去时,九溪十峒的峒务,杨勇已经撒手不管一两年,诸般事务,都已经移交到九公子手里。 杨勇其余八个儿子,除一子早夭外,其余七子,从成人起,就各掌一峒,余下三峒,由九公子亲自执掌,这三峒,是九溪十峒中,环在龙标城周围,也是最富庶、实力最强劲的三峒。 九公子这位二代老峒主,已经年过五十,有一妻一妾,妾王氏早亡。 妻田夫人生了三子一女,妾王氏生了一子两女。四子中,三子杨致安、次女三女为妾王氏所生。 如今四子都在龙标城,三女被叶安平带至安庆府叶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