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3页 (第1/2页)
沈嘉送给他一枚白眼,“你开什么玩笑,那人可是魏舒,全长安城最聪明的富商,据说他曾经中过进士,被认命为一地父母官,可没满两年就自动辞职,下海经商去了,做的还是书铺这样高雅的生意,多少读书人都想结交他,他会傻到被我骗吗?” 沈嘉怕他不明白,给他解释代售报纸能得到多少好处,这也就是头一年,等明年,再卖独家代理权的时候沈嘉准备搞个招标,价高者得,到时候五百两不过是起拍价而已。 赵璋听完他的分析果然明白了,他还能见到民众抢报纸的盛况,自然也不知道报纸能带来多少好处,得知光长安城就卖出了上万份,他的心情有些复杂。 “这事情你拿主意就好,得来的钱财找个人替吴大人管着,作为日常用度,不够的让他找户部申领。” 沈嘉把吴璟的存在告诉他,“吴大人想让小儿子出来历练一番,不过我瞧着还稚嫩的很,没吃过生活的苦,目前不堪大用,到时候让他再找个精明的管事管着好了。” 赵璋一听对方是个年轻的小公子,冷哼一声:“这吴海清自己教养不当就把麻烦甩给你,想的可真美,如果带不起来就赶回家去,没得替别人家教育孩子。” “这是自然,我也是看在他还算乖巧善良的份上带一带他,何况他决定要经商,我可没什么能教他的。” 赵璋可不这样觉得,沈嘉如果是商人,假以时日肯定是个成功的大富商,想起他们一起组建的商队,他拿出一份书信递给他,“这是杜鑫传回来的书信,他已经抵达杭州,朕从船舶司批了两艘船给他,估计年底就会出海了,也不知这一去是否有归期。” 沈嘉不知道大晋与历史上的国家是否相同,如果是,起码他还知道一些外国的情况,比如隔了一条海湾的香蕉岛,比如与东北高丽相邻的倭寇大本营,还有沿着大海南下的各个国家,现如今必然都是比大晋更落后的地方,但物产丰富,如果航行顺利,确实能用一船丝绸瓷器换来一船真金白银,但海上风险太大,多少船都沉没在了大海上,有去无回。 这可真是用生命在赚钱,但沈嘉不会阻止,能有个拼搏的方向总比守着几亩地吃不饱穿不暖好。 “对了,军事学堂是否快要毕业了,到时候能留下多少百夫长?” “十中取一吧,虽然只是小小的百夫长,但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拿到的,而且一旦通过考核,会选一部分充入西北等边防中,也算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赵璋知道他关心自己的三姐夫,“你那三姐夫才能平庸,性情冲动,不适合领兵作战,就算通过了朕也不会让他去边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