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章 搏命(一) (第3/3页)
根本没看透他爹对待皇子们的乖戾作风,也没看透雍正的隐忍与残酷的个性。 这种傻缺,反倒让老八有了一种更人性化的东西。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在这么一个帝王家里出现一个实心眼的傻缺。又有懂得帝王心术的雍正做衬托,格外显现出‘阿其那’的不同来。 官员们都觉得,如果是老八当了皇帝,大伙现在的日子可就不会这么难过。 虽然康熙玩弄权术‘选太子’的时候支持老八的那票人都已经完蛋了,现在没完蛋的官员觉得那帮前辈们并没弄错什么。八爷的确是适合做皇帝的人。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让官员们感觉到新的感慨。李绂第二次被送上了法场。这次雍正抄了李绂的家,刽子手的大刀又架在李绂脖颈上,监斩官大声问李绂:“此时知田文镜好否?”李绂依旧耿着脖子,顶着鬼头大刀喊道:“臣虽死,依旧不知田文镜好处”。’ 这次监斩官也没有下令处决李绂,让李绂活了下来。 与李绂一起因为弹劾田文镜而下狱的御史谢济世也上了法场,之前谢济世已经绝食五日,被天牢狱卒们捏着鼻子灌了汤水,才没饿死。 此次同陆生楠绑赴刑场,陆生楠先被斩首,此时刑官问谢济世:“汝见否?”济世答道:“吾见矣!”锡保在刑场才宣读圣旨:“谢济世从宽免死,交与顺承王锡保,令当苦差效力赎罪”,留军前效力。 这两人竟然没死,让官员们感觉好像有点奇妙的变化。 然而就在几天后,胤祉向苏克济索要贿赂,事发之后,有人在雍正帝面前弹劾胤祉,雍正帝责罚胤祉无人臣之礼,议罪被夺爵,囚禁在自己的府邸里。之后将他降为郡王,把他当罪加在弘晟身上,被宗人府囚禁。 官员们再次陷入了混乱。外有霍崇,内有雍正,满清朝廷陷入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谁会倒霉,不知道接下来谁要完蛋的乱流之中。 不少官员甚至考虑着,是不是请外放,或者想办法暂时离职。在这样的京城里,真的是朝不保夕的意思呢。 此时之前想收拾霍崇的官员们再次偷偷串联,有人带来了最新消息。老八在囚禁他的地方听说了老九的死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老八不仅没有哭,也没有发作。 看守老八的看守忍不住问老八为何这么没有兄弟之情,老八坦然答道:“我平日在家,只吃一碗饭。现在我每顿饭都要吃两碗。为的就是要活到被皇上下令处决。我死,定然要身首异处,决不能如老九那般死法。” 老九的死可是真的有些惨烈,被关入窗户完全钉死的屋子里,老九还被铁链锁住手脚。除了极为粗劣的饭食,什么都没有。 夏天时候好多次热的老九昏迷过去,后来身上长疮,化脓后蛆虫在疮口里蠕动。光是想象那浑身伤口蛆虫蠕动的场景,官员们就背后冒凉气。认为那是极为痛苦惨烈的缓慢折磨致死。 不过这帮官员要是知道了霍崇军医院处理化脓的手段,大概就会知道,蛆虫对于处理伤口其实是大有帮助的。 或许是因为蛆虫入疮口,老九反倒顽强的活了下来。最后的死法竟然是‘呕吐而死’,并非是病入膏肓。 听到这消息的人普遍认为,雍正看老九在这等境遇下始终不肯死,就下旨将其毒死的。 谈到这事,官员们眼中再无丝毫嘲讽,“做到如此地步,这已经是暴君!” “只是那霍崇可否为咱们所用?” “兵部说,蒙古八旗已经斩首过万。这才几个月,如此杀下去,霍崇撑不住。最多明年,他自己的人只怕都要造反。” 你一言我一语,官员们表达着对霍崇的判断。这些人都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忠于老八,如果是那样的忠诚,早就被雍正弄死了。 现在大伙再次集结,老八只是个借口,一个让大家团结起来的旗号。真正的原因是大伙都受不了雍正了。 然而官员们当然不能造反,如果造了雍正的反,那就立刻沦落为满清逆贼,即便搞掉雍正,也不可能在朝廷里有容身之地。 既然这样,官员们能利用的工具就只剩下霍崇。之前不告诉霍崇蒙古八旗的骑兵南下,一来是大家真不知道,二是只有让霍崇活不下去,才能逼得霍崇听官员们摆布。 此时官员们觉得时机差不多到了。 牵头的说道:“隆科多被抄家圈禁。他以前的手下就在德州镇守。也不知道霍崇能不能明白?” “霍崇这厮被称为聪明,若是他真聪明,应该能明白。” “可这厮会不会和袁绍一样,见大义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咱们不妨告诉霍崇,只有救出八爷,霍崇才能活下来。若是八爷死了,谁都不会绕过过霍崇。只要让霍崇明白,咱们也有真要用他的地方,这家伙应该能放心。” “唉……但愿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