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替身他人设崩了[穿书]_第15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7页 (第1/2页)

    自打警察晚上再度上门开始,她就已经有些绷不住了。

    看到警察拿出那副带血的橡胶手套之后,她眼前一黑,险些昏厥过去。

    这么大的反应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警方来找许mama,是因为找到了新的线索,有住户说看到过许mama平时做家务时会戴那种手套防止伤手。

    楼上的住户又说那天晚上好像听到楼下开关门的声音。

    且不论楼上那位是不是真的正巧听到声音,还是想借机找理由撇清自己的嫌疑,门外发现疑似作案道具的东西,已经让许mama一家被关注到了。

    追问了没两句,又听警察问及儿子去哪儿了,许mama立刻就崩溃了。

    人是我杀的。

    她想也没想张口就把罪行揽了过来。

    她甚至还没有完全确定自己儿子有没有杀人,完全是出于本能。

    被带回警局后,许mama一问三不知。

    什么时间点去了戴先生家,用了什么理由,怎么在没有用药的情况下杀死一个成年男人,又为何要残忍地杀害那样的年幼的孩子……

    许mama回答得颠三倒四,绞尽脑汁也不能让逻辑自洽。

    最后她也只能一遍遍地重复:“那个手套是我的,只有我用,我有时间、有作案的时间,他家就在我家楼下,很快的,只能是我了,不会有其他人了,你们赶紧把我抓走枪毙吧,我都认、都认了。”

    说着说着就已经哽咽起来。

    然而周围人都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并不能因此对她生出多少同情。

    如果她知道凶手,那便是包庇罪犯、助纣为虐。

    如果她不知道,只是胡乱包揽,那也是故意搅乱视线,影响办案进程。

    真正的凶手反倒会逍遥法外。

    这是最让人痛恨的结果。

    显而易见,这是位过度溺爱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爱”远远凌驾于道德与法律之上,想让她主动提供线索、检举儿子犯罪的证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直到有经验的警察告诉她,未成年人不会被判处死刑。

    如果有自首情节、态度表现良好,说不准还会获得更多减刑。

    相反,如果一味抵抗、包庇,反而会影响量刑。

    许mama这才迟疑了。

    之后又有人旁敲侧击地提醒她,既然能找上他们家的门,就意味着警方距离真相已经很近了,找到关键性的线索只是时间问题。

    到那时候,量刑就要按照原本的标准来了。

    许mama仍旧迟疑良久,还没有来得及再说什么,先等到了许赢主动承认,人是他杀的。

    他们隔着警局里的一道玻璃遥遥相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