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页 (第2/2页)
商,他自然明白让跑商趋之若鹜的是什么,字糖目前就唐记有,一旦运去了外地,挣的钱不是一点半点。 说实在的,要不是唐董已经打定了主意不再碰跑商,他都想自己出去跑一趟了。 所以,这一次八百斤字糖他们可以做得出,若是下一次有更多跑商的过来买字糖,他们能忙得过来吗? 苏忻听着唐董说跑商的还要去外面转一趟回来才取货,就觉得更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他现在心思都在佛字糖上,既然对方都不着急,那他就不用去帮忙。 认为没问题的苏忻笑了笑:“小舅舅,椿婶和亮子哥就按照他们现在的速度做字糖,五百斤字糖最多只用五天,你不用担心。” 谈及做买卖时,苏忻会冒出不少奇思妙想,但有时候苏忻在生意的事上又显得特别迟钝。 就像现在,唐董的心思他就没有理解到。 从开始到现在,苏忻对唐记小食的定位是家庭式小作坊,做多少卖多少,和他以前卖糕点时一样,要是做好的卖完了,后来的客人没买到,那没关系,明天再来一样的。 唐董看出来苏忻没有和自己想到一处去,他没当回事直说了自己的想法,问苏忻是怎么看的。 苏忻这才知道自己想岔了,他想了想唐董所说的跑商,觉得跑商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听上去和后世的代理有点像,但是又不一样。 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足够唐记在崇安县立足,但是想往外发展,家庭小作坊就不够看了。 想要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更多人,人多起来就涉及到了人员的管理,还有技术保密,做出来的产品的销售等等。 不过就唐记小食现在的规模来看,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唐董目前担心的问题很好解决,多找几个信得过的人一起做字糖就成。 唐董现在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他想要做什么,他只是在有跑商的人上门买货后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并且多想了一点点,不满足于当下。 比起以后来买的人多了字糖不够卖,苏忻更关心跑商的人把字糖运去外地后,是怎么倒卖字糖的。 既然唐董已经有了想把家庭小作坊做大的想法,苏忻就想着帮点忙:“小舅舅,我有个想法,如果那个跑商的人把字糖运去外地卖时说明字糖是崇安县唐记的,我们给他的价格可以再低五文。” 唐董听着苏忻的话先是一惊:“九十五文?” 苏忻解释道:“小舅舅,我们只需要把糖做好,其他什么事都不用做,就能把唐记字糖的名声传出去,这五文不亏。” 唐董的脑子不笨,苏忻说到这个程度了他要是还想不明白,之前那十来年的跑商经历他算是白跑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