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114节 (第1/2页)
虽然宋氏的名声在九国中褒贬不一,却在宋瑾瑜的带领下绝处逢生并一飞冲天。 往大了说。 在宋佩瑜的时代中,青史留名的周武,她流传最广的事情中,哪件不是违反了世俗的潜定规则? 结果呢? 当所有爱她恨她的人都化为飞灰后,史书上仍旧被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画。后人只会记得她,而不会记得那些骂她的人。 抛开伦理纲常,宋瑾瑜的话就是对他最高的期盼。 宋佩瑜真的很难不怀疑,宋瑾瑜已经看透了他是对谁心动。 可惜直到宋瑾瑜离开,宋佩瑜也没有勇气开口问,宋瑾瑜是不是知道他心中惦记的人是谁。 宋瑾瑜回到自己的院子后,直接告诉叶氏,宋佩瑜不喜欢姑娘,在宋佩瑜改变想法之前,不必再给宋佩瑜相看人家了。 叶氏刚开始还没明白宋瑾瑜说的是什么意思。 直到宋瑾瑜满脸无奈的将‘断袖’、‘龙阳’说出口,叶氏才恍然大悟。 叶氏不能接受这个理由,从宋景明的长子出生后,她就心心念念的等着抱宋佩瑜的孩子。 宋瑾瑜却突然告诉她,除非宋佩瑜改变主意,否则她再也不能抱到与宋佩瑜小时候一模一样的孩子。 眼见着叶氏冲动之下,就要趁着夜色去天虎居找宋佩瑜问话,宋瑾瑜满脸无奈的挡在门前,“我当年娶你的时候,也没想要孩子。” 叶氏脸上几乎要化为实质的愤怒和焦急立刻变成了诧异,她不可置信的望着宋瑾瑜,抖着嘴唇道,“你知道?” 叶氏自问嫁给宋瑾瑜这么多年来,cao持家事打理族中庶务,没有半点亏心的地方。 她唯一觉得愧对宋瑾瑜的地方,就是当初议亲的时候,家中隐瞒了她难以生育,也许这辈子都不能有亲生子的事。 叶氏年幼时曾经在冬日落水,从此就落下的宫寒的毛病,看了许多名医,都不能保证她成婚后能正常生育。 后来她也确实子嗣艰难,却因为婆母不喜欢她吃那些求子的药,只能用药膳慢慢调理,等个不知道是否会有结果的结果。 幸好老天还是眷顾她,让她在成婚的第七年生下宋景明。 期间宋瑾瑜别说是纳妾,连通房都没要过,也不止一次的对叶氏承诺,就算始终没有孩子也不要紧,以后过继宋二的长子或者幼子。 宋瑾瑜点头,将叶氏半揽在怀中,带离了门的范围。 “议亲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件事,父亲母亲因此对这门婚事犹豫,但我喜欢你,便求他们假装不知道。”宋瑾瑜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轻描淡写的道,“我们这些年也算举案齐眉,我想让狸奴也能自己选择。” 叶氏怔怔的望着宋瑾瑜的侧脸,最终还是含泪点了头。 之后两天,宋佩瑜都是一大早就去找吕纪和,然后整天带着襄王到处走动,丝毫没有进宫的意思。 东宫也始终都没传出消息,要宋佩瑜进宫。 直至第三天大朝会,宋佩瑜一如往常,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进宫去找重奕,却被拦在了东宫之外。 拦住宋佩瑜的郝石,吞吞吐吐的告诉宋佩瑜。 重奕生病了,永和帝下旨让重奕安心养病。 在重奕病好之前,禁止任何人去东宫探望。 这段时间内,宋佩瑜也不必再专门陪重奕上朝。 第68章 被拦在东宫之外的宋佩瑜眨了眨眼睛,假装没发现郝石平静外表下的紧张。 他先退后半步,等郝石脸上的神色不再那么紧绷后,才抬头看了眼天色,然后与郝石道,“距离大朝会开始还有些时间,不如让我进去看看殿下的情况如何,也好能放下心来。” 郝石脸上立刻浮现为难,语气冷淡的道,“陛下有旨,要我守卫好东宫,将闲杂人等都拦在外面,让殿下能专心养病。” 宋佩瑜伸出手指指着自己,满脸无辜的开口,“可我又不是闲杂人等。我既是殿下的伴读,又是东宫太子宾客。因着鸿胪寺的事忽略了殿下,以至于连殿下生病的事,都是今日才知晓,已经是我的不对。如今我就在东宫大门之外,不见到殿下安好,怎么可能轻易离开?” 论起口才,就算是十个郝石也比不上一个宋佩瑜。 郝石说不过宋佩瑜就闭上嘴,像是块又冷又硬的臭石头似的立在宫门之前,说什么都不肯让宋佩瑜进去。 两人僵持了半晌,宋佩瑜妥协似的将双手搭在一起,无奈道,“那就劳烦郝大人为我带话,问候殿下安康。” 郝石闻言点了头,却始终都不肯与宋佩瑜对视。 宋佩瑜见状,只能转身离开,先去大朝会。 背对郝石后,宋佩瑜的脸色立刻阴沉下去。 东宫出事了,或者说重奕肯定出事了。 郝石虽然始终都拦在东宫门口,不让他进去,言语间却没对他设防。 算算日子,重奕是三天前,也就是上次大朝会那天突然病倒。 然后永和帝就封锁了东宫,令重奕在东宫‘安心养病’。 且不说那日宋佩瑜见到的重奕精神极好,浑身上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