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1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134节 (第1/2页)

    换成他站在重奕的位置上,也会被慕容靖说动。

    但他不是咸鱼,还是没法完全猜透重奕的心思。

    短暂的犹豫后,宋佩瑜选择不再追问。

    他应该教会重奕与他分享想法,或者去理解重奕,而不是直白的逼问重奕。

    刚安稳下来没几天的朝堂再次频频动荡。

    上次遭殃的都是文官,只有骆三莫名其妙的多出来个比较麻烦的副官。

    这次受到波及的却大多都是武将。

    只有少数知道永和帝已经决定攻打卫国的人,才明白永和帝这是在为重奕第一次亲自带兵出征做准备。

    永和帝终究还是没有那么信任慕容靖,明明有仍旧驻守在赵燕边境的二十万边军可以立刻调用,他却将能用的亲兵都调动起来,为重奕另外凑出了八万兵马。

    宋佩瑜一方面觉得这八万兵马随着重奕去卫国,才能勉强让人放心。

    另一方面,宋佩瑜又明白,如果这八万兵马全都随着重奕离开,整个咸阳都会陷入无声的危急之中。

    说是空城也许过于夸张,说是如履薄冰却又不足以形容咸阳即将陷入的危险境地。

    与宋佩瑜产生相同顾虑的人还有不少。

    除了穆侍中始终都被瞒在鼓里,中书令与尚书令都坚决反对永和帝堪称疯狂的行为,他们直接建议,重奕也不要离开咸阳。

    起码在没有儿子之前,不要再离开咸阳,还是抱着去发动战争,这么危险的目的。

    慕容靖碍于身份和立场,不方便像中书令与尚书令那样,态度鲜明的请求永和帝不要动京卫,唯有再次上交手中的半块虎符并在府中称病。

    永和帝立刻让太医院的太医去给慕容靖诊脉,却提都没提已经连续退还给慕容靖三次的半块虎符。

    转眼间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又一年春耕祭祀。

    良种已经在世家范围内推行三年,收获两年。

    接连在全国范围内减免农税的情况下,赵国粮库里的粮食不减反增。

    这也是知道内情的朝臣,只反对永和帝想要将守卫咸阳的亲兵,都交给重奕带去边境。却不反对赵国主动对卫国出兵的本质原因。

    短短五年的时间,赵国已经完全不再受与燕国交战多年的影响,彻底平稳了下来,甚至还有余力再次发动战争。

    卫国劳民伤财的数次朝曾镇征兵,却接连两年都没打胜仗,在曾镇地震中损失了七万兵马。

    紧接着老皇帝驾崩,皇子皇孙轮流做皇帝,却没有一人能真正坐稳皇位。如今能掌握卫国剩余兵马的骠骑大将军也没了,卫国也就彻底乱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卫国已经发生了不下二十次动乱。

    不止赵国发现卫国的虚弱准备动手,除了燕国和黎国也是曾镇地震的资深受害者,除非有万全的把握,否则绝对不会再轻易出兵,同样与卫国接壤的梁州睿王也蠢蠢欲动。

    如今还没动手,不过是在等。

    等卫国的情况更糟糕,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

    赵国想要独吞卫国,不仅要防备也在调兵遣将的梁州睿王,还要防备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暗潮汹涌的燕国与黎国。

    如果等到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动手,赵国再动手,就失了先机。

    如今最理想的拿下卫国的过程,就是梁州梁王帮忙拖住梁州睿王,赵国在燕国与黎国反应过来之前,就彻底占领卫国。

    不给其他国家半分可乘之机。

    总之,要快。

    襄王承诺,如果赵国对卫国出兵,他愿意亲自去请梁州梁王出兵,将梁州睿王的兵马拖在梁州。

    不能保证将梁州睿王的兵马全都拖住,却可以保证梁州睿王没法将全部心神都放在卫国上。

    随着时间推移。

    不仅仍旧在僵持中的永和帝与朝中重臣们的脾气越来越大,宋佩瑜也感觉到了久违的压抑与紧迫。

    发现宋佩瑜嘴角出现燎泡的当天,重奕在勤政殿外主动求见永和帝。

    这是他在勤政殿挨打又被罚跪后,第一次出现在勤政殿的后殿,也是从那之后,第一次与永和帝在大朝会之外的地方见面。

    白天刚在朝堂上见过,重奕见到永和帝时,没有任何复杂的思绪。

    他开门见山的道,“京卫你自己留着,我有边军就够了。”

    慕容靖虽然称病,在府中静养,私下却始终都与东宫有联系。他几乎每天都要往东宫送一份厚厚的书信,里面的内容都与赵燕边境的那二十万边军有关。

    慕容靖觉得,燕国在曾镇战争中连续投入两年最后血本无归,就算是发现赵国对卫国下手,想要阻止也是有心无力。

    赵燕边境的二十万大军,留下十万,足以防备燕国。

    剩下的十万带去卫国,如果过程顺利,足够碾压卫国剩下的六万大军。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卫国,让周围的诸国都反应过来,别说是二十万大军,就算是再翻一倍,也难以将卫国彻底吃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