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163节 (第2/2页)
下竟然还有这等好事?’ 只能听人命令也没什么影响力的衙役和小兵都放走了,剩下的各色小官,重奕直接叫人打包给宋佩瑜送来。 重奕的处理方式虽然简单粗暴,算不上高明,却是短时间内稳住被攻打下来的县城最有效率的做法。 因此重奕虽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被攻打下来的县城却始终没出什么大乱子。 卫国百姓能如此平静的接受被赵军占领,除了赵军只对当地县衙和驻军下手之外,也有寿王,不,现在是安平王的功劳。 得知卫国最新的皇帝是谁和卫国现状后,宋佩瑜就亲自润色了篇以八皇子角度执笔的陈情表。 谴责新卫皇为皇位残杀皇族,陷害忠良,所作所为皆为利益,可谓凉薄至极。 八皇子身为老卫皇唯一还活着的儿子,却无能为力,不能为枉死的兄弟姐妹报仇。 每每想到此处,八皇子都心痛难忍,彻夜不眠。 在反复思考后,八皇子还是觉得不能让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坐在皇位上,残害卫国皇子后再迫害卫国百姓。 八皇子愿意归降赵国,请求赵国帮他平乱。 八皇子仔细阅读宋佩瑜代笔的陈情表和降书后,满脸毫不掩饰的惊喜。 降书上写着他自愿降皇为王,归顺赵国,并长居咸阳以表诚意。 宋佩瑜可真是他命里的大贵人,他爱宋佩…… 不行,八皇子及时醒悟,这会让他没命。 留在咸阳做王爷,富贵安稳的度过下半生。 这是八皇子梦里才有的好事。 如今美梦得以成真,他怎么可能不同意! 八皇子立刻用鸡血抄写陈情表和降书,比宋佩瑜的态度还要积极,生怕晚半步,到手的长期饭票就会不翼而飞。 从咸阳出发的时候,永和帝给过重奕已经在三省留下编号,且盖过玉玺和他私印的空白圣旨,让重奕在外面能便宜行事。 如今正好能派上用场。 宋佩瑜沉吟许久,觉得他们不能将满朝文武都当成傻子,还是该收敛些,便想以重奕的口吻写封同意八皇子请求,并给八皇子封王的圣旨,再让重奕抄写在真正的圣旨上。 然而宋佩瑜提笔沉思半晌,等到白纸上满是黑点,也没想通这封圣旨该怎么拟定。 笑话,重奕会管这些事就怪了。 事实证明,重奕会管这些事,只要宋佩瑜肯支付‘润笔费’。 宋佩瑜用一整天都拿不稳笔的代价,让重奕一气呵成的写下这份圣旨。 ‘孤代君父下旨,准卫国八皇子所求,特赐卫国八皇子为……’ 想起八皇子平日里的怂样,和在前往蔚县的途中,他曾承诺过,只要八皇子肯听话,他就保八皇子平安。 重奕提笔写下最后三个字。 ‘安平王’ 有卫国五天换个皇帝,天天都是国丧的荒唐事在前。 又有新卫皇登基后,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差,甚至连春耕都顾不上的心酸事在后。 往日里因为过于透明而在民间没有任何名声的八皇子,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卫国百姓的认可。 在卫国百姓眼中,八皇子是在亲征曾镇差点战死沙场的忠勇之辈,也是远在赵国仍旧惦记卫国的慈爱之主。 比起每天都活在混乱和对明日的担心之中,他们宁愿从卫国人变成赵国人。 他们的君主,已经为他们做出最好的选择。 在赵军攻破县城后,他们没被打扰,还能安稳躲在家中,就是最好的证明。 综合种种因素,虽然赵军攻占卫国的过程速度骇人听闻,但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攻破县镇后根基不稳被反扑的情况。 除了在被攻破前为了抢金银而大打出手的易县百姓,其他地方的卫国百姓,都十分平静的接受了县衙和驻军换人做主的事实。 反正他们已经习惯了。 对于如何安排易县百姓,宋佩瑜沉思良久,决定将他们全都迁走,分别安置到赵国各地。 就算赵国已经攻下易县,仍旧无法改变易县到蔚县之间是易攻难守的三不管地带的事实。 易县在赵国手中,也是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的要地。 虽然不是出于本意,但易县百姓已经有了与衙役、驻军抗争的经验,就不适合再生活在战略意义如此重要的易县。 宋佩瑜不打算将散给易县百姓的金银宝石要回来。 那些钱财不仅在重要性上,没法与易县相提并论。 与宋佩瑜、吕纪和从卫国使臣处总共坑到手的十八万两黄金相比,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宋佩瑜还会另外再给易县百姓发放安家费,让易县百姓心甘情愿的去赵国生活。 自从到了易县后,宋佩瑜就在为这件事做准备。 他还特意让安平王去有名望的父老家中慰问,提前暗示易县百姓会被迁走这件事。 目前看来,易县百姓只关心已经到手的金银宝石会不会被要回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