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73) (第1/3页)
采访完成之后,记者离开会场。 华国队也回到了酒店,明天一早他们就要回到华国。这次他们取得的成绩还算是不错,在普遍成绩非常糟糕的比赛中。俞晚舟、陆庄、丁郁杭获得金牌,齐远、许慎和程予获得银牌,华国也是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甚至于好多国家连铜牌都没有,今年的难度实在太大。很多人都开始抗议俞晚舟明年不许参加比赛,甚至以后不能出现这么明显的补丁级选手参加比赛。 回到酒店,俞晚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在国内的这么些天,他根本就没有出门过,这一趟出国比赛,显得略微无趣。 第111章 回家 报纸到了。门外有人说了一句,俞晚沉出门将报纸拿进办公室。刚从外面出警回来,还来得及休息。这会儿,J好是吃饭休息的时间,俞晚沉拿着渝城晚报便开始慢悠悠地看起来。 现在大概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先看看报纸,吃个饭,后在做其他的事情吧。 报纸上基本属于一大堆渝城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是商业纷争之类的等等。翻过一页,他看着标题愣了一下《喜讯!我国IMO大赛两位位渝城籍选手获得唯一金牌。》 这其实算是病句,两位选手获得唯一金牌是什么鬼? IMO大赛或许别人不知道,作为俞晚舟的大哥,他还能不知道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应该是这个名字。这么说起来,小舟应该是获得金牌了?俞晚沉J想着,江玺走过来说道,老俞想什么呢? 你看看这个。俞晚沉指了指报纸上的报道。 江玺露出了一丝笑意,哟,咱们家的小舟也获得金牌了? 看看内容? 看看! 【本报记者于西班牙马德里报道我国参加IMO大赛的选手分别为俞晚舟(渝城籍贯)、陆庄(渝城籍贯)、齐远(渝城籍贯)、丁郁杭(沪市籍贯)、许慎(渝城籍贯)、程予(沪市籍贯) 在接连两天的IMO大赛之后,我国以团体最高分数获得IMO大赛团体第一名,其中我渝城籍贯的几位选手表现良好为华国在国际上增光添彩 俞晚舟总分36,09年IMO大赛唯一一位满分选手,荣获IMO大赛金牌,特别奖 陆庄总分29,荣获IMO大赛金牌 齐远总分26,荣获IMO大赛银牌 许慎总分24.5,荣获IMO大赛银牌 沪市两位选手分数分别为 丁郁杭29,荣获IMO大赛金牌 程予总分24,荣获IMO大赛银牌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选手俞晚舟是今年IMO大赛唯一一位30分以上的选手。今年IMO大赛创下历届大赛分数平均分数最低成绩,陆庄选手以29分紧跟俞晚舟之后,成为IMO大赛有史以来,没有30或30分以上成绩的第二名。 IMO大赛全名为Iioipiad译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其目的为激发青年人的数学才能;引起青年对数学的兴趣;发现科技人才的后备军;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发展。①也是国际高中生数学竞赛的最高规格,获得该数学竞赛的金牌的许多选手都已成为数学家。我们相信,几位渝城籍选手前途会非常坦荡,据现有消息可知,几位渝城籍选手会在今年九月进入大学。 】 后面倒是还有一些报道,俞晚沉的注意力早就不在这上面了。他转过头看了一眼江玺说道,小舟这次的成绩这么好? 还真是挺好的。江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俞晚舟的成绩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他们这个大哥和姐夫,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哪里是有出息,这简直是鲤鱼化龙吧。这都能行,直接拿到唯一一个满分成绩,还是唯一一个上30分以上的选手。 第二名都只有29分,这还挺尴尬的。 对比实在是太明显了,可以说30分就是另外一个档次,俞晚舟和其他选手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内。 俞晚沉将报纸收好,这份儿报纸我要收藏起来,不容易啊,这孩子以前还不喜欢看书呢,现在都能够拿到第一名了,也算是冠军吧? 那肯定算是冠军啊。江玺用力地拍着俞晚沉的后背说道,小舟出息了,真的出息了。 能看出来两人都很是欣慰。 倒不是说俞晚舟出息之后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就是单纯为了俞晚舟有出息而开心。 这是一件大喜事,IMO大赛冠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