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页 (第2/2页)
儿说私房话。 “红梅,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觉得李家那小子怎么样,你愿不愿意跟他处对象?” 屋里很闷热,即使窗户大开着,也一丝风也没有。 刘红梅从外面接了活儿,从家里做。 缝纫机响个不停,她脸上的汗水滴答滴答往下流,只有趁缝纫机停了的功夫,她才有机会擦一擦汗。 “妈,什么行不行,人家李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态度呢。” 刘姥姥一听女儿这样说,就知道女儿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红梅啊,你岁数不小了,还带着一个孩子,跟那些没结婚的小年轻不一样,不好求那些情啊爱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李家有钱,能让你和茵茵过上好日子,这一点就比别的男人强多了。红梅啊,你要想清楚,要是真的愿意跟李家小子处对象,妈就找人去说。” 刘红梅停下缝纫机,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妈,你让我再想一想。” 刘姥姥不再劝自己的女儿,只是说道:“红梅,你好好想一想,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刘大银的真空食品卖的非常好,她找到贸易公司,又进了一台真空包装机。 现在前面的院子专门做烧鸡,后面的院子一家人生活。 她又雇了六个个工人,两个跟着李三顺做烧鸡。四个做真空烧鸡。 生意太好,工人们两班倒,白班是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晚班是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二点。 刘大银在前院收拾出一间屋子来,上晚班的工人们下了班就住在这里。 儿子李留柱不做烧鸡了,专门守着自己家的店卖烧鸡,这关于钱的事情,还是自家人管好。 两个养鸡场都投入生产了,做烧鸡和卤蛋用的公鸡已经能自给自足了,鸡蛋还得让人送,还要等两个月才能开始收鸡蛋呢。 刘大银的买卖做的风生水起,在省里也有了一定的名声。 其实她的买卖做的不是最大的,但因为她的岁数和性别,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毕竟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做生意,做的还不错,在这个省城是独一份的。 这不,省里就邀请刘大银去京市学习。 国家对个体工商户非常重视,结合现在的个体工商户们学历不高,甚至有些还是文盲的情况,开办了五个学习班。 请京市大学里的教授,根据这些个体工商户的情况,给他们讲解一些经济知识。 省里分到了十五个名额,简省长特地嘱咐了,给刘大银一个名额,让她去学习。 省里的人来通知刘大银,刘大银知道了自己能去京市学习,有老教授给他们讲课,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