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0页 (第2/2页)
给陈教授的那天机器也买了,用厂子的名义捐赠给了陈教授学校的实验室。 刘大银的厂子红红火火,可省城的很多国营厂开始不好过了。 虽然国营厂从外面看上去还是这么巍峨壮观,它的食堂,学校,幼儿园,甚至医院都还在,它的工人还和以前一样,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甚至生老病死都由厂子里管,但工人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最先出现的就是,工人们的福利一年不如一年。 以前逢年过节厂子里都会发很多的福利,现在越来越少,甚至都没有了。 接着就是厂里开始拖欠工资了。 这可是在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工人们不解,迷惑,发怒,愤恨,都无济于事,厂子里没有钱,拿什么给工人发工资。 有的厂子里甚至已经开始“停职留薪”了,工资也只有以前的一半不到。 工人们去闹,厂里的领导只有一句话,要是不愿意,那就下岗。 下岗,多么可怕的字,在这以前,国营厂的工人从来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下岗的那一天。 从他们进了厂子,那就是要干一辈子的,他们的父辈也都是在这个厂里干到退休的,他们进了这个厂子,一干就是打算一辈子的。 可现在,竟然要他们下岗,这怎么能行。 下了岗,他们拿什么生活呢。 来闹的工人垂头丧气的回去了,接受了“停职留薪”。 工资不够生活的,怎么办,再找别的活干吧。 刘大银的厂子里,想来上班的人多了不少,刘大银交代下去,只有身份信息齐全的,才能到厂子里上班。 “奶奶,你在干什么,晚上回家来吃饭吧?我都两三天没见你了。”开林在电话那边说道。 “好,奶奶今天晚上回家吃饭,开林想吃什么?奶奶给买。”刘大银看着文件在电话里问。 “奶奶,我想吃人民广场那的虾,奶奶你给我买回来好不好?” 人民广场新开了一家饭店,专门做海鲜,刘大银带着孩子去了两次,开林很喜欢吃那里的虾。 “好,奶奶给开林买回来。” 看完文件,刘大银在厂子里又转了一圈,到了下班的时间,她喊上李三顺,开着车出了厂子。 走的时候她嘱咐了保安:“我们今天晚上不回来了,你们不用等着我们了,到点锁门就好了。” 刘大银去年买了一辆汽车,当初的那一张驾照总算没白考。 买了汽车,李三顺围着汽车转了好几圈,感慨道:“大银,你还记得吗,咱们去表姑家里,当时开玩笑说,将来或许咱们有一天能开上汽车呢,没想到竟然真的有这么一天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