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旁观_第2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页 (第2/2页)

 “大部分的内容我都记得,可以现场发挥,但是涉及具体的实验数据,你帮我找出来,和姜醒一起,能补多少是多少。”

    姜醒利落地打开笔电输入了几组数据,犹豫半晌,还是问了出口:“一定要你原来测试的实验数据群组吗?”

    裴律瞬间领会他的意思,眉棱一挑:“你想现场给我创建数据?”

    姜醒看着他眨眨眼,也不怕他觉得自己自大:“几千万字节里找一百多组数据太费时间了,如果你愿意相信我的话,用你的录播仪连上我的笔电,你在台上发言的时间我就可以现场组建数据,直接显现在屏幕上。”

    他保证:“我一定会稍微走在你的前头,给你充分的时间组织发言,这样效率会高很多。”

    但风险也会成倍升高。

    这相当于一次现场直播,台上台下没有经过排演,没有经过实验就得出数据和结论,这是要基于对各种类型的实验都熟烂于心了如指掌的功力上才能做到的。

    做过上千个实验才能对相应的基数组群脱口而出。

    更重要的是双方的默契和配合,没有长年的合作和深度了解,几乎不可能契合节奏步调。

    裴律没有犹豫,说好。

    同时让秘书继续调化格式,作好两手准备。

    这次峰会到场的有国内各个高校的精英、圈子里的各位大牛,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国外的业界代表,他们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荣誉更有学校的责任和祖国的形象。

    这是一场不能有任何失误的战斗。

    议会开始,场内安弥漫一层笼罩空响的静谧,只有长枪短炮 “咔嚓咔嚓” 的声音。

    姜醒刚刚大胆提议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真正开始的时候才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即便他早已对各大类型的实验基数摸得滚瓜烂熟,但着手组建数据更看重的是反应,要配合裴律的发言思路,他讲到哪儿姜醒就必须立马调动脑内数据库将数据输出,直接呈现在大荧屏上。

    写的人远远比说的人更耗费脑力心力,因为发言人可以将化学反应过程一笔带过,而书写者要将过程的节点、变化、推演、最终方程配平以书面形式完整表达。

    这一场会议,考验的不是裴律,是姜醒。

    好在裴律天生就有一种控场能力和气势,聚光灯自头顶打在他身上,熠熠夺人,姿态从容拿过话筒,语速不急不缓,令人安心。

    姜醒开始熟悉他的节奏,两人四目相对,不需要说什么就知道对方要干什么。

    全情投入可以忘记很多东西,台上台下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目光交汇,彼此配合,于万千人中又仿佛于无人处,进行一场高速运转、出奇默契、酣畅淋漓的思维对撞。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