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6页 (第2/2页)
若没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看,写不出那些东西。 尚鸿对这些先锋派的玩意儿向来看不上,说不好听点就是恐同。 但他看了尚云的电影。 还为了尚云的电影,与他共同作战。 这对父子情,他磕了! 这问题,尚夫人也问过尚鸿。 尚鸿同样没回答。 他大概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看完《杀人犯》,他还是觉得不知所谓,哗众取宠。 但尚云,有点儿东西。 不让他拍的电影,他拍了。 到柏林电影节拿了个奖回来。 捧出了第三个华人柏林影帝。 是他儿子。 回到B市后,尚云和易谦继续投入到水深火热的删改电影大业之中。 易谦成了夹心层,夹在尚云和电影局之间,尚云负责坚持,他负责二次创作,电影局负责审核。易谦觉着,跟电影局打交道都没有跟尚云打交道累。 首先,主角不能是同性恋,这是板上钉钉的。 这一点也是两人花了最多时间的部分,易谦千辛万苦才想出一个替代方案,让尚云点头了。 然后,易谦提议,改成上扬结局,也就是HE。 这是最喜闻乐见的商业片模式,也是电影局倡导的价值观。 尚云打死不干。 无论易谦怎么说,说什么,尚云都是两个字:“不行。” 易谦炸了:“尚云你能不能做个人?!” 尚云:“不行。” 易谦:“再见吧。这活儿没法干了。” 他充分理解了当初秦燊被尚云怼到想动手的憋屈。 又经过了两个月的戮战,期间祁乐意、徐英卓、钱诗蕾,包括农新荣等几个配角都被叫回去加了至少一个月的班,才改出一个让电影局拍板通过的版本。 祁乐意和徐英卓倒是很配合,可钱诗蕾、农新荣和其他演员不是在拍新片就是忙活别的事,易谦好说歹说,又是动之以情又是晓之以利,才一一把人召集回来。 也得亏秦总拨的加班费到位。 易谦感觉自己是出生入死了一回。 这辈子都不想再跟尚云搭档拍电影了。 接下来是很现实的问题——上映时间赶不上暑期档了,易谦跟尚云合计,看能不能争取个十一黄金周。 尚云一盆冷水泼过来:“悬。” 他们这个题材,不喜庆不欢乐,十一黄金周都是商业片的天下,奔着赚钱去的,院线怕是不会给他们这个面子。 这下轮到秦燊出马了。 秦燊去谈了一遭回来,奇迹地谈成了,拿到了十一黄金周的位子。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