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夜阑京华 第77节 (第3/3页)
了繁华的商业区。一个小公寓门前,莲房红着眼,眼看着风尘仆仆的谢家少将军推着自行车,停靠在楼下红砖墙旁。 “少将军……”莲房看着他,“你这样……小姐看了……” “她看不到,”他笑着,脚步缓慢地迈上台阶,“继清醒着,还是睡着?” “刚醒,电话挂断就醒了。”莲房忍着眼泪,为他推开公寓铁门,里边住着两户人,一户是何家航运的老客人,另一户就是继清和莲房。 小公寓里,没有多余的外人,奶妈被莲房以借口支开了。 尚不会坐的小娃娃,在摇篮床上,对着面前拴着的一个小玩意儿,摆着右手,嘴里咿呀呀的。他摸不到,够不到,但坚持不懈,仿佛认定自己总有一日能摸到似的。 “小姐塞在继清的包袱里,带过来的,我看拴着一根红绳,就给他绑在摇篮上玩了,”莲房解释,“我擦过了,干净的。” 一条细细的红绳,拴着个小小的寿星公。 第61章 月是故乡明(1) 短暂的寂静后,谢骛清问:“有没有浴室?” 婴儿太小,他只能远观。谢骛清于三等船舱住了几日,没条件沐浴,到了港口码头,徒步到秘密交通站,除了伤腿消毒,周身没消毒清洗,不敢靠近自己的儿子。 莲房领他去了一间小浴房。 浴缸旁的金属架子上,搭着他于京中习惯穿的白衬衫和军裤。“小姐让准备的,怕将军来了,没衣裳换洗。” 沐浴后的谢骛清,于瓷白浴缸边沿坐了。 砖灰色烟灰缸旁,摆着飞艇香烟和一盒火柴。他撕开细长的银封条,打开香烟盒,轻在掌心敲出了一根细白的香烟。 他的西府海棠还记得,百花深处的多宝格隔断墙内,那个瓷碟里的香烟牌子。 得妻如此,此生何憾。 谢骛清抽到一半,把香烟斜摆在烟灰缸上,翻找出剃刀,把面颊刮干净。他对着镜子,以两手将额前的发向后理,露出一双眼眸。 莲房没留在卧房,将全部时间给了初次见面的父子。谢骛清趿拉着皮拖鞋,离开浴室,半靠在床头,看着从摇篮抱出来的小娃娃。 眼睛像他,丹凤眼。鼻子和嘴,像未未。 “你mama很想你,知不知道?”他低声对继清问。 “日后,要孝顺她,”他对儿子说了第二句,“照顾她。” 小人儿攥住他的手指头,攥得极紧。 素未蒙面的一大一小两人,沉浸在这种无法割断的血缘关系里。谢骛清想象不到,未未如何生下这样大一个孩子。他俯身下来,亲了亲孩子的面颊,奶香渗入他的骨血。 战场残酷,他无法带一个孩童在身旁。 战区的人都选择将妻子和幼子送走。如若夫妻二人皆要上战场,则托付给友人、红区的老乡家寄养……有人自此再没见过亲生孩子,骨rou分离。与之相比,继清已是幸运,有能照料看护他的香港何家。 “等仗打完了,带你回贵州,”他轻声道,“去看家里人。” 自鸦片战争被割让给英国人后,香港人既不认同自己是大清子民,亦不认为自己是英国人,还是沿袭了广州的民俗文化。这几年来这里的人除了为避难,就是想赚钱糊口。 他趁继清睡了,离开公寓,独自踟躇在香港最繁华的皇后大道上。 此处黄包车夫喜好戴个大斗笠,着布褂子和及踝的长裤,三两聚在一处等生意。 英国人雇佣的印度兵吹着小号,正在街道正中游行。因香港气候炎热,印度兵们戴着头盔,上身军绿短袖,光着腿穿着高筒长靴,踩着白色小军鼓敲出来的步点,在军官英文的号令下,立正、整队。 民众围观一旁,谢骛清隐在人潮里,在一个石柱子下听人聊到关外,谈论关外战争。他在北伐前,长住广州,精通粤语,听得懂。他两手负在身后,听寻常的租界民众忧心内地,是否会像印度一样,彻底沦为殖民地,说到后头,竟开始争论是做英国殖民地好,还是被日本人占领更好。 戴着礼帽的年轻男人,现身石柱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