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2节 (第1/2页)
——眉毛修长,鼻梁高挺,一双眼窝比起中原人更要深一些,面庞轮廓却很精致端庄。 尤其是那双眼珠,是中原汉子不会有的浅褐灰色。 “哟,没想到竟然是个胡僧啊?” 对方像是没有想到她会突然这么做一样,浅色的眼眸里一闪而过一丝迷惘,随后便不着痕迹的别开了脸,垂眸低头,避开了李安然的目光。 后者浑然不觉,却像是来了兴味一样站起身,对着身边的侍卫道:“阿邹,去请赵明府来一趟,说我有事寻他。” 邹姓侍卫领命,后退两步便转身离去。 雍州齐县县令大名赵不庸,李安然入乡随俗,尊称他一声“明府”。 然而自从李安然两年前来到雍州,这位赵明府基本上就没怎么睡过囫囵觉,甚至连工作热情都高涨了十倍。 原因无他,紧张啊。 谁让大殿下这尊大佛就这么一下砸在齐县这个地界了呢?这下好,雍州刺史每月都要发来驿报询问大殿下在齐县是否过得惬意,是否有什么不舒心的地方,是不是要搬去雍州州府等等。 赵不庸能回答“不”吗? 只好兢兢业业给这个祖宗伺候着,就怕她哪天一个不顺心,就搬去雍州州府。 那自己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升迁可言了。 两年啊,这日子他过了两年,这两年他吃不好、睡不爽,连新纳的美妾都不香了,这些王刺史在乎吗?不,他不在乎,他只在乎大殿下吃得香不香,睡得爽不爽。 今天恰逢休沐,夫人又带着老娘去云上寺礼佛了,赵老爷刚想着在家中松快松快,却见管家连滚带爬的跑进来,对着他通报道:“老、老爷,大殿下身边的侍卫来请,说、说是遇到一桩难解的公案,请您去一趟……” 赵不庸:…… 能怎么办? 当然是换上官服去啊。 他在这里两年,大殿下未曾前来叨扰过他一次,他削尖了头也没能在大殿下面前争一眼之缘,如今大殿下派人来请他,他难道还有拒绝的道理吗? 当他赶到明湖边上的时候,正好看见大殿下坐在钓亭里,边上坐着个小老儿,似乎是乡中耆老的模样,正在同李安然讲些什么。 李安然面上带笑,似乎听得很是入神。 耆老姓唐,人称一声唐老儿,李安然见他古稀之年,又生的健朗,故而特地招过来聊聊。 聊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到是些许家长里短,鸡零狗碎的桑农事。 唐老儿也是个会来事的,见她喜欢听这些,便顺着她多说了一些乡中之事。 “说起这个云上寺啊,山下不少田地都是他们租出去的,包括我们这个柳树村,也有不少佃农租了他们的田种,每年都要交四成收成做租金,到是比朝廷收税还要重些。光靠着男人难糊口,故而家里有妮子的,也会在云上寺的茶田里采茶贴补家用……” 李安然以手撑面,听得投入。 云上寺是齐县大寺,从魏朝开始便已经顽强的挺立在附近的琞山之上,后梁灭魏之后,只存了六年的国祚,便被异军突起的大周灭了国。 魏朝尊佛,大建佛寺,甚至赐予僧人良田、官职,取而代之的后梁非但没有遏制住这股尊佛之风,反而为了快速充盈国库,大肆售卖度牒,以至于后梁短短六年,全国僧人数量竟有百万之众。 其中良莠不齐,自然不必多说。 一旁抱着孩子的胡僧,并非云上寺出家的僧人,而是从外头云游而来。 此刻他脸上的血污已经擦干净了,伤口也简单的包扎过,只是怀里的孩子似乎是饿了,在他怀里哼哼唧唧的抽噎不停。 胡僧只好轻拍婴孩的背脊,试图让他安静下来。 李安然对着身边的侍卫道:“去给这孩子找家人家讨些奶吃一口。”侍卫领命,转身便去找人了。 赵明府连忙趁着这个机会,赶上来对着李安然作揖道:“下官见过宁王殿下。” 一边的唐老儿听着倒像是打了个焦雷一样。 眼前这个身着男装,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女子的贵人,正是大周女子封王第一人——当今圣上的长女。 李安然脸上挂着笑,站起来扶住了赵不庸:“赵明府何必如此,小王隐居在此,自然是多多烦扰了赵明府。” 说着,便让唐老儿将胡僧同村民之间的公案细细讲述一遍给赵不庸听。 唐老儿不敢怠慢,连忙将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斟词酌句地复述了一遍。 赵不庸听着圆胖的脸便挂下汗珠来。 ——这事怎么说得清? 孩子的母亲姓陈,叫陈二丫头,和柳树村的其他姑娘一样,也在云上寺的茶田之中采茶补贴家用,谁知道竟然不知和哪里来的野男人偷人怀了身孕,还早产生下个孩子。 这孩子因为早产,一出生便紫涨着一张脸,眼看着活不下去。 她爹爹嫌丢人,连夜将孩子丢在了外头,却被胡僧捡到,细心养了两个月,竟是硬生生给养活了。 今天这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