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年代娇宠媳 第103节  (第1/2页)
    手套和鞋是家里每个人都有。    包括徐静勇的,国庆节后徐静勇回来拿了行李,就打算不在这边住了。    正好八队也有秋种,徐静芳就没有强留。    做衣服不是姜糖的爱好,她只是喜欢把设计图纸上自己的想法变成实物。空闲下来后,姜糖便重新拿起了画笔,趴在窗台上,朝屋子外面看去,从清晨到日落,脑海中无数的灵感喷涌而出。    有时候姜糖也会梦到上辈子的事情,梦到她饿着肚子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梦到她在末世和无数丧尸厮杀的场面。    偶尔,姜糖还会梦到原本缺失的属于她的六岁之前的记忆。    画面有些混乱,但庆幸的是她能切实感受到属于自己的情感。不像读取那个任务者的记忆时,只有画面没有感情。    姜糖的素材和灵感又积累了厚厚一本,和之前那本锁在抽屉里。    不过姜糖也因此找到了一份工作。    成了大队的宣传委员。    每月的精神文明建设之黑板报,顾保国交给了她。    和两名知青。    其中一个姜糖看着脸熟,她不常出门,出门也是去县城,和大队的邻里也只混个脸熟。    乡亲邻里对她这个类似陌生的后辈也不怎么挑剔,姜糖觉得这主要还是当初她勇锤野猪的原因。    就连她刚穿越过来时,在驴车上针对她的李春花,见了面也是笑呵呵的。    姜糖当时还以为自己看错了,难道李春花有一个同胞的姐妹?    后来才从三婶子那里知道,那日她从县城回来,就立马去找了徐静芳告状,徐静芳隔日下工的时候就拦住了李春花。    徐静芳当时拎着松地的锄头,眼神冷冷的看着李春花,才几个呼吸,李春花就受不住垂头认错,再三保证不敢找姜糖的麻烦了。    后来姜糖又阴差阳错救了李春花的闺女和儿子,那自然是感激姜糖都来不及。    所以虽然来到青山村大队快一年,姜糖都没上过工,但还真没人敢明目张胆的埋汰她。    就算有说闲话的,那也是关上门子自家妯娌唠嗑才偶尔提上她一嘴。    看着眼前几次装作扶眼镜,却几次眼神往她这边瞥过来的男知青,姜糖忍不住敲了敲大队部墙上的黑板。    “这位小同志,你为什么一直看我?我脸上是长了麻子吗?”另一位女知青回知青院拿自己画画的本子,现在大队部门外就剩下姜糖和这位叫陆方维的男知青了。    被发现了,陆方维干脆大大方方盯着姜糖看了几眼,“不是,姜糖同志,你不记得我了吗?”    姜糖面无表情反问,“你是谁?上过报纸还是广播,我为什么要记得你?”她一天天的,光是把脑子里的灵感记下来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哪有什么精力去记一下根本没见过面的知青?    陆方维:“……”他肩膀塌下来,“看来还真是,我说你怎么一直都不觉得奇怪。”    姜糖:这位同志,我觉得你很奇怪哦!    “我就是上次,不对,是你跟你爱人开拖拉机去县城接知青那天,你还记得不?我就是那个因为笑出声被围观的男知青。”陆方维指着自己,重新介绍了一遍。    他这么一说,姜糖记性好,立马就想起来了。    “所以呢?”她皱眉看陆方维。    这小同志该不是看她长得好看想勾搭自己吧?    她就瞅着这知青长得油头粉面的,活脱脱一个小白脸,说不定就是想找个富婆吃软饭?    “我看你长得挺像我认识的一个人。”陆方维说这话的时候,视线不停往姜糖的脸上瞥。    姜糖:“……”这初级的搭讪拉近关系的话术,连骗她家小六都不能够的。    “还画不画黑板报了?”姜糖跳下凳子,看向大队部大门另一侧黑板前的陆方维,“别等明月回来,你还没动笔呢!”    另一个参与画黑板报的女知青叫乔明月。    陆方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神色认真,“我说真的,你长得特别像我小姑。”    姜糖憋住到嘴边那句:你怎么不说我长得像你妈呢?    说话就说话,带上别人父母不好。    “哦。”姜糖拿起竹筐里的水壶,打开喝了几口,便不再搭理陆方维,一心画黑板报。    下工的哨声响起之前,姜糖这块黑板画满了宣传语和宣传画。    顾连珹知道她在这里,下了工就往这边跑,等顾保国来验收就可以回家吃饭。    今天周末,顾连敏正好在家。    过来大队部还农具的队员们路过门口,眼睛纷纷往这边的精美五彩黑板报上瞟。    “嗬哟,这画可怪好看的!”    “这字也好看,瞧着撇是撇捺是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