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79节 (第4/4页)
和人学,不懂得体贴她腰酸背痛个不高。” “振强我问你下,我刚看你大哥大嫂房间,那个隔出来的小衣帽间柜子咋安排的,我这家里衣服不多,但我瞅着我婆娘怪喜欢的,置办一个不知道要多少钱。” …… 今年大河村的工分景气,这分的rou也多在十里八乡那是出了名的,为了过年过节,好些人家都特地上门来换rou,最近村里人见面最常互相问候的一句话就是:“你家来人没”,这句话可不是问候什么来的亲戚,而是说的有人过来借钱。说实话要不是宁家这房子起得早,恐怕他们家也要来不少人。 而这也体现在了现在的场面中,若是去年宁家起这么个房子,能凑过来问的估计都能直接少一半。 宁振强被众人围着脸上带笑:“别急别急,我一点点地和你们说。” 说起来今天对房子的改造其实认真琢磨下来并不难,也就是遵从两个原则。 一个是以人为主,事事考虑着住在里面的人而不是让人来迁就东西,就像那些根据住的人高度调整的柜子,以前哪想着这些,矮了就蹲,高了就找东西垫脚,就没多少人想过反过来就着人来改。 二是追求美观和采光,其实这房间暗以前谁不知道?只是大家总是喜欢照着原来的样子稍作改造。 这就是被套在惯性思维里了,宁振强挺感慨,这要不是阿星说,他估计也是和大家一样,原样来个扩建,尤其是宁奶奶的那屋,宁振强直到现在还挺惭愧,他以前和哥可都没注意到妈随着年纪渐大,犯风湿的时候蹲不下去手也举不高,拿东西的时候时常下来得坐在那缓一会,还好阿星提醒了。 宁振强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图纸,和大家细细地说。 这图纸是宁振伟画的,他师傅留下的图册那都是古式建筑样式的,图纸比较传统,一般人还看不太懂,宁振伟为了方便自家弟弟和帮忙的人看懂,那是简化再简化,这要是让宁知星一看就会发现,这就已经和后世的图纸、效果图有几分相似了。 他讲得很细,并不藏私,毕竟这要不是这次改房子天天和哥哥聊天,他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这简单地开个窗或是放个床还有那么多的讲究,而这些东西看似随意,可实际还得就着每个人的家做调整。 他说得越细,大家便越惊叹,这哪能想到连个柜子的高度、深度、大小都有说法呢? 不少人的眼神已经开始闪烁,只是没能冲动做下决定,宁振强自然是注意到了大家的眼神变化,他没多说,只是把该说的说完。 宁振强心里一直在筹谋小侄子和小侄女到市里之后的事情,虽说两个孩子都聪明,但这终究还是孩子,这完全交给外人,宁振强心里是放心不下的。 振涛明年入夏前估计就要正式在养殖场上班了,但这养殖场的职位定下,振涛想要动一动也有些难,之后万一两个孩子还跑到省里、跑到外省去呢?振涛就跟不上了。 大哥和大嫂在这方面是指望不太上的,一是宁奶奶这需要人照顾,二是大哥和大嫂的个性就不是往外跑太远的性格,所以这能跟着跑的,算起来也就是他。 而这往外跑的前提,那是得养活自己,他总不能巴着侄子和侄女然后和人提意见吧?之前宁振强想的是两条路。 一条是继续拓展现在的媒人、宴席生意,只是怎么打开市里的渠道这是个问题;另一条呢,则是利用之前肖建国的人情,他想过在机械厂之类的地方买个非正式的工作,只是宁振强又不舍得用掉肖建国的人情,毕竟比起用在他身上,他觉得用在小侄子、小侄女身上更为稳妥。 思前想后,宁振强选择的是前者,这不最近他一直忙着这事,本来想的是按部就班,在下一年春节前就能到市里,不过现在倒能双管齐下,这钱要是够多,就是不用人情那也可以买得到工作。 眼看人群终于散去,宁振强稍微松了口气,而后他便看到熟悉的人走到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