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_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62节 (第2/3页)

极了,在学校的诸多学生中,宁振伟也是尤其出色的一个,听说他当初还没入学就有了发明,后来是被推荐进学校的。

    学长平时很寡言,总是安静的学习,可只要大家求助、询问了,他总会耐心解答,而且年龄比不少学生要大的他,却意外地和大家没有什么隔阂,连大家平时看的闲书他都看过,能参与讨论。

    大家私下曾经开过玩笑,都说宁振伟学长身上有种“爸爸”的气质,不过有这样的气质也很正常,毕竟学长自己也说过,他可是有两个孩子的人。学长看着就不像特别爱开玩笑的人,大家便也只是私下叫一叫,不敢当面说什么。

    “是啊,振伟,你可别说是因为你年纪大。”说话的学生指了指自己,他是下乡的知青,年纪和宁振伟可差不多,“你看我,在你面前那可是自愧不如。”

    说着说着,那就有点悲从心来了,这读书比不过,长得还比不过,宁振伟是干惯了农活的老把式,皮肤黝黑,手上都是厚茧,可偏生人瞧着就是不怎么老。

    宁振伟顿了顿道:“我家有人在这所学校念书。”

    他在外面不太爱报儿子和女儿的名字,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是他本身就不爱说话,虽然夸起儿女他能说个没完,可他一点也不想拿把儿女作为和他人谈话的话题。

    二呢……则是他们家阿中的锅了。

    宁振伟想到这事就叹气,他早就该预感到会有今天的,当年阿中跟着阿星入学,他们满怀喜悦,当时的想法无非是阿中未来学学外语做个像齐老师那样的翻译家,或者就跟着阿星一道继续做研究。

    哪知道入学后阿中来了个大转弯,直接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而且在这条路上,他还走得异常的顺。

    出版这事已经够让家里人惊讶了,这书还很受欢迎,非但村里附近收到赠书的孩子爱看,就连他考入机械学院后,学院里不少年轻的学生也喜欢看,他好几回去供销社的售书点,都听到对方强推儿子写的这几本书,说非常通俗易懂,天马行空。

    除了这之外,儿子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刊登更是多如牛毛,其中甚至有一篇已经被预选到新编的课本之中。

    更可怕的是,去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部分的阅读理解选的文章节选,便是儿子写的一篇现代文……

    他总不能和他这些同学说,他们爱看的书是儿子写的,连他们考试时把他们难倒的题目,也是选的宁知中的文章吧?

    这爱恨值都拉满了,宁振伟选择撇开干系。

    “你们在说什么呢?”机械学院带队的两位教授好奇地凑了过来,他们俩刚刚去找负责接洽的那位张教授去了,见学生们对科技大学好奇,他们便让学生们留下了。

    其实这也是经验不足闹的,原先科技大学预先说好了要派老师去接车带他们来学校,只是当时带队的教授一拍脑门,觉得这事没有必要。

    这一行人又没有孩子,个个都是成年人,无非是约个时间学校门口见的事情,学校门口能有几个人?

    他们很是自信地回绝了,结果吧到了科技大学的门口,大家总算明白,真不是人家太客气,是人学校门口人实在多,这乍一看,还真找不到接头的教授。

    “没什么,就聊led横幅的事情呢!”李禄任年轻,和教授们说话也有点没大没小,“宁师兄说他家里有人在科大念书。”

    “是吗?振伟,你怎么没提过这事?要不要中午给你批个假,你和家里人聚一聚?”教授心里暗自有些佩服。

    他这个学生,读书上倒是还好,四平八稳,因为足够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在实践上,他却是个十足的天才,总能掏出一些精进工艺的奇思妙想。

    现在看来,这还是家学渊源了,他身为高校教授还能不知道农村家庭能出一个到高校念书的人有多难?这还不止有一个!

    “最近人不在学校,我就没提。”宁振伟稍稍解释了一下,他对于两个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

    阿中今年大四,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要参加首都的一场对外会议的同声传译工作,期末考刚一结束就去参加培训了,得至少下周才能回来。

    阿星今年从六月开始呢,就一直在外工作,主要是和几家工厂对接他们项目组研发的技术,并做技术指导,有好几家工厂,听说是生产流程有些问题,他们便在那多留了留。

    知道两个孩子都不方便,宁振伟便也没主动提自己要来的事情,再等四个月就到寒假了,到时候总能见的。

    宁振伟虽是这么安慰着自己,可心里还是有些可惜。

    要是两省省城间的距离能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