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年代嫁进设计院 第90节 (第3/3页)
“乔组长,你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用柴油发动机代替脚去转动转轴,实现跟脚踩踏板一样的功能,速度还快很多。” “是啊是啊,我们靠在发动机边上,都会感觉暖和很多,之前坐在这一会儿就手脚冰凉,现在可舒服多了。” “你们看,我手上冻疮都好多了。” 大家七嘴八舌,还挺兴奋。 围着发动机坐着的乔羽,正在剪衣服上的多余线头,她用手背摸了摸脸,何止她们,她涂上雪花膏,又靠着发动机,这两天也感觉脸上爽滑回来好多。 只是还没恢复最佳状态,但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改变! 幸亏陆桂英心里,还是同情她们这些来自铁路上的女工的,让乔羽试改了一台,成功后,又想办法帮她们弄来四台。 不然,她们还在苦哈哈地“手作”成衣。 俞梅最关心的却不是冻疮和暖和,她探过头:“你们说,这次我们能拿到‘先进生产标兵’的称号吗?” 乔羽无所谓地摇摇头:“真要把这个称号给我们,别人也许还会说我们作弊。不过没关系,我们自己舒服地把活干好就行。荣誉嘛,有最好,没有也别不开心,以后多的是机会。” 众人被她的好心态感染:“对,跟着乔组长,多的是机会!” - 因为乔羽成功改造了五台缝纫机,用柴油发动机动当作动力源,代替脚力,加快了车线的速度,原本要半个月才能做完的棉衣,十天就全部完工。 所有进服装厂援建的女工都可以休息三天,好好放松放松。 上次乔羽给林景行写的信还没寄出去,正好,唐市钢厂也按这边正式工,每月45元的高工资,给她们每个来援建的人发了上个月的工资。 乔羽和俞梅,还有她们组的其他十名女生,跟部队请过假后,浩浩荡荡,一起朝唐市大街上走去。 她们有人想置办点东西,有人想寄信给家里。 冬日,唐市街头的秩序已经恢复到跟震前差不多,骑着二八大杠来来往往的行人还挺多。 她们一行人都是第一次上街,这会儿每人都挺新奇。 乔羽顾不上东张西望,她只想第一时间把信寄出去。 问了几个路人,总算知道邮局的临时办事点在哪,几个同样要寄信的人选择跟她一起走,其余的人想去市场那边逛逛,两队人马说好一小时后在原地集合。 “乔羽,你要寄三封信呢?” 俞梅也有信要寄回家,她的眸光八卦地落在乔羽右手的三封信上。 自从乔羽搞到柴油发动机后,她算是彻彻底底服她了。无论乔羽能不能帮大家拿回奖,至少她让大家舒服地完成了剩下的工作,还能提前完工,休息个三天。 两人又是同一个地方来的,俞梅想了想,她还是紧随大势,紧紧围绕在乔羽身边,这样她也能过的轻松一些。 “嗯,寄给不同人的信。” “一封给家人,一封给那个大专家,还有一封给谁?” 俞梅看乔羽手里捏着三个信封,有些狐疑,问道。 “两封都是给他的,不同日子写的。”乔羽红着脸,含糊道。 其实第三封是匿名信,她准备寄给这里的研究所。 她虽然说不清无级变速器的原理,但这确实是人家a国用在1900年电动缝纫机上的技术。 要是这边的人能理清楚这台缝纫机的深层次原理,对启发他们早日研制出,属于中国的自动挡汽车发动机,有着巨大的帮助。 她决定,这么重大的事,还是别藏着了,悄悄把功能示意图寄给这边的研究所,希望能帮到他们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