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页 (第2/2页)
现得毫无建树。他太谦虚了,也太羞涩了,没有将本领露于人前。” 玛丽放下文件,“这番实际cao作足够出神入化,让人忍不住提议可以给他颁发1869年度英国埃及学·最佳实践·皇家科学奖。” 如果忽略玛丽嘴角的讥讽,这语调仿佛是真心夸奖罪犯托里。 达西面对调查结果也是一阵无言。 这个时代充满机遇,这个时代也充满危险,而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后者。 “已经派人去开罗与柏林,另外也去调查青铜棺材的来处,也许将来能查出托里与无名女尸的关系。” 达西的语气并不坚定。以哈伦·托里善于伪装又独来独往的特性,能否找到线索更多是看幸运女神的旨意。 “目前没有更多发现了。” 达西指的不单单是罪犯托里,“明顿先生,很遗憾,近期报纸上也并没有与你相关的寻人启事。” 当然不会有人找M·明顿,但也没有任何人找玛丽·班纳特。 玛丽来了伦敦六天,已经集齐市面上四月起发行的欧陆各国报纸,其上没有一个角落刊登寻找原主的消息。 她也乔装去苏格兰场询问了情况,旁敲侧击确定没有相关失踪报案。 这意味着有四种可能性。原主家人也意外死亡了,或是守旧没有利用登报找人的媒体途径,亦或压根不关心她的死活。 当然,也能是托里搞了一具替尸李代桃僵,让原主家人以为失踪的女儿/姐妹已经死了。 如今鉴定科学技术落后,如果尸体体型相似、面容与体表被毁、又持有相同身份证明物品,被错认的可能性极大。至于是否会引人怀疑,则要看原主家人与罪犯托里的才智较量之后,谁更计胜一筹。 鉴于原主是第一个被绑者,托里完全有充分时间故布疑阵。值得注意,托里对时间的把控非常精准。前后三次的绑架顺序不是随机,而是故意安排。 最先绑架原主,是有充分时间毁灭痕迹不引起其家人的追踪。其次绑架华生因为他独身一人来到伦敦,而没有关系亲近者会快速发现他的失踪。 最后对乔治安娜下手,大胆地半道劫人,是在整个旅店的水源里下了迷..药。及时毁灭其他证据,兑换好大量金币。不论达西家的势力如何,只用最后一天完成祭祀逃跑,金蝉脱壳的成功概率非常高。 然而,托里机关用尽太聪明,最后反倒是暴毙丢了性命。 玛丽沉默片刻,事已至此不妨随遇而安。依照计划,先在伦敦生活发展。 “达西先生,多谢关心。如此先前说的,请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是上帝对我的考验,我愿意尊崇主的旨意,不会因此陷入迷茫与焦躁,而要更好地生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