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页 (第2/2页)
产境况吗? “这块麻布条几乎闻不到油漆味道。” 玛丽凑近仔细辨识,现在没有精密仪器辅助分析,无从推测麻布条有无特别来历。 普通的麻布,是船员、劳工等通常穿着的衣服布料。 外加没有特点的油漆,只能确定书写时间有些年头了,以至于气味都散了。再看固定镜子的胶水,其成色表明布条被放置了起码有三四年。 这意味着想要找出是谁藏了布条,简直是痴人说梦。 “钻石号已经下水六年。” 波顿船长根本不觉得能找到始作俑者,“几乎每个月往返纽约-伦敦,当然也有几次被私人包船在海上度假。我不可能一一找出这些年接待过哪些游客,就连船上的员工都换过好几批。” 如此一来,短期内无法断定布条从何而来。 另一条线索也早就断了。鲸鱼商席恩死了,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得谜面。 更有甚者,所谓匿名绝笔信也是假借席恩之名寄出。毕竟,明顿先生参与调查钻石号死亡事件对于船上众人不是秘密。 “布条,我带走。” 玛丽已经做出决定,“还请船长对外保密此事,就当我们今天根本没有来过更衣室。” “您……” 波顿船长似乎猜到了什么,但他没有再问明顿先生是否要顺着布条继续追查。有些时候,难得糊涂。“您要保重。” 最终,波顿船长重新装好镜子没有再多话,也不再提万一查出点什么请告诉他。 假设后续事件与钻石号有关,他想明顿先生肯定回来知会一声。而如果毫无关联,他也不想知道太多秘密。 某种意义上,人知道得越多就越危险。 正常人,谁又会主动地与危险为伍呢? 距离圣诞夜还剩五天,对于大多欧美人来说,十九世纪的圣诞节已经成为家人团聚的节日。 然而,总有不归家的旅人。 12月19日,黄昏时分。 几辆马车驶入了距离波士顿二三十公里的塞姆勒小城。 今天没有下雪。 天气晴好得过分,沿海小城漫天红霞。 迈克罗夫特提着行李箱下了马车。 地上积雪未化,街边是红砖三角尖顶房屋。 此处的橡树也格外与众不同。本该是高大挺拔而四季常青,但这里的橡树们或许太老了,歪歪斜斜地苟延残喘着,树枝也秃了一大半。 透过秃了的树林,隐隐能看到一块块黑漆漆的东西。 是墓碑,也许是埋葬着两百年前被猎杀的那些所谓女巫们。 这时,再抬头看夕阳。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