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81) (第2/3页)
然起了一点儿变化,摸不着看不清,但与之前有了些许不同。 沈兄。葛武成走过来,一屁股坐在他旁边,他刚把昌城安排好就跑来这边,风尘仆仆,打仗的衣服都来不及换,一股血腥味。 沈文宣喝完粥,将碗撂在一旁,问道:你那边也是这情况? 嗯,比你这儿好点儿,我留了葛离处理,没让他跟着过来。葛武成说道,先不说这个,打胜仗的事儿很快就会传开,今后你打算怎么办?接着打? 沈文宣没说话,看到张冦简端着一碗饭就要进帐篷,急忙挥挥手让他过来,张冦简看了他们两人一眼,拿起碗里的馒头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坐了过去。 看你吃的急的,还能抢了你的不成?沈文宣嫌弃道,拿起他碗里还剩的两个馒头和葛武成一人一个。 张冦简:...... 沈文宣:两位都是有官阶在身的,有什么想法? 葛武成:我得先透个信儿,边境军根本没覆没,保守估计还剩四万多人,每个州都有他们的身影,就像温连城一样,作为先驱使诡计弄开城门,然后羌贼长驱直入!这他娘的就是群吃里爬外的畜牲!这四州这么快沦陷,有他们大半功劳! 竟是如此?张冦简沉思。 边境军为何如此?里面有人跟朝廷有过节?沈文宣问道,他记得温连城称葛武成为大将军的旧部。 葛武成沉默了一会儿,道:边境军里面很多都是赫家军的人,由当年叱诧风云的赫大将军带领的,我当年也是大将军手下的一名小卒。 当年国力衰弱,南北异族虎视眈眈,赫大将军跟北边的匈奴打完跟南边的羌族打,我跟着南征北战坐到了百夫长的位子,位卑人轻,没什么人在乎。但当年大将军从南边凯旋回京途中突然传来了造反的消息,结果你们都知道,大将军身死,圣上拆解了赫家军,凡是赫家军的人必须常年镇守边疆,无召令不得出西南。 张冦简哼笑了一声,道:赫大将军?当年若没发生造反一事确实配得上赫大将军这个名号,可今日不同于往日。 当年新帝登记,根基不稳,他趁此回京,带了十万军队想要围京篡位,若不是穆将军得知消息赶了回来,将人拦在京外大战一场,我朝新帝怕不是早被这个狼心狗肺的贼子斩了脑袋!还害我北境被匈奴趁火打劫,夺了十城,至今未归! 他说的也不差,但大将军再怎么不是......当年也是靠他才从豺狼手中保住了大庆。葛武成咬了一口手里的馒头垂眸没再说话。 沈文宣沉默半晌,忽的问道:二位对当今圣上可是忠心耿耿? 葛武成疑惑,看向他不解地问道:你这是何意? 沈文宣笑了一声:你们维护朝廷还是百姓?自己选一个。 这若是朝廷清明,那维护朝廷和维护百姓不是一样吗?若是昏庸无用,我岂能同流合污。张冦简说道。 葛武成:说到底,大丈夫人生在世,不是给贪官污吏卖命的。 沈文宣挑眉:说的甚好,既是都为百姓,那我们永不散,你们二人往后打算如何? 葛武成:我觉得现在最紧要的是收回闽州,然后进到江南向朝廷搬救兵。 张冦简:收复失地确实是最为紧要的。 这俩傻子,沈文宣抬眼看向那群衣衫褴褛的百姓,道: 你们这时候别说收复失地,等羌贼得知这儿的情况后,对这里群起而攻,你们连守住扬昌两城都艰难,我们军队人数不够,这次打胜仗也是趁他们不备前后夹击,若是百万敌军到此,就是有再多的炸、药都不够用。 所以得让朝廷插手,朝廷的兵多的是,只让我们顶着也不是个事儿,再者进江南也不用非得通过闽州,渝州也可,而且简单得多。 葛武成托腮沉思着点了点头:是这个理,所以我们要如何? 沈文宣叹了一口气:你们俩去搬救兵知道要怎么搬吗? 就......就进到京城道明于圣上。葛武成道,转念想又不对,怎么见到圣上?而且他有圣令在身,不能出西南。 张冦简:让戈大人......你囚禁了戈大人,让他见到圣上会不会报复你? 沈文宣:戈政卓没有召令根本进不了京城,我本来想有学子,但西南百姓每日朝不保夕,如何等得了学子飞黄腾达,所以......我打算去一趟。 你们二人镇守在此,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渝州,赵二和言起都算作张大人手下的人,还有我手下的兵,明面上的领军是你张冦简,无论是渝州还是这次战场上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只是一名商人,火器更是不能透露,只说有炸、药包就行。 你们二人都是大庆有官阶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