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毕业后我回家养猪了 第156节 (第4/4页)
异,山民们是难管,可管好了,那政绩也是实打实的亮眼! 既然陈新平愿意替他挑这个担子,沈凯平也想把这件事情做好。 这段时间他跟着村民们一起上山干活,听着老百姓聊起以前在深山老林子里的生活,心里满不是滋味的。 沈凯平老家也是农村的,他爸当兵那些年,他一直和他妈在乡下生活,知道农民生活有多难,可再难,也没有板栗沟这帮老百姓这么难啊。 城里人都羡慕山里人喝的都是山泉水,吃的都是自己种的无公害蔬菜,可他们却不知道,山里的山泉水里也有好多致命的寄生虫,辛辛苦苦种的瓜果蔬菜,有可能被野猪盯上了,一夜之间就给你连吃带踩,糟蹋个精光…… 听说就是因为玉米红薯种不下去了,好多年前村里才开始改种板栗树的,谁知道又被野猪给盯上了,再加上山路不通,板栗长得再好,也赚不了几个钱,还要跟野猪抢收成。他们这里尚且如此,那些住在深山里的山民,估计比他们更艰难。 “那倒不至于,其实把苏彭拉进来也好,这种富二代血最厚了,咱们现在看着是一帆风顺,不过做农业的都要看天吃饭,免不得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的,万一遭灾了,有苏总这个土豪在后面撑着,咱们说不定日子还能好过点,起码能撑过难关。” 唐新岚摸了摸下巴,决定回去就执行引进富二代股东的计划。 板栗沟这边的菌种分布,是农大专门研究食用菌的专家亲自指点的,唐新岚这个外行看不出什么门道,不过想来教授们也不敢坑他们——农大新建的菌种培育基地可还在这里呢,真闹了什么病虫害,他们顶多损失一些产量,教授们的科研成果损失更大好吗? “好了,有省农大的专家们给村里背书,你们赶紧给村里的板栗想个好听的名字吧,陈书记应该跟你说过了吧?镇上打算整合一批辖区范围内的特色农产品,统一帮咱们申请土特产商标,你不蹭一下这个免费政策,难道以后自己花钱申请吗?”下山的时候,唐新岚好心提醒他。 “嗯,陈书记跟我说过的,村里已经开会讨论过了,老村长的意思是,咱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既然要取名字,干脆就用最开始带着板栗沟人种板栗的那位先辈的名字,老村长说那也是咱们村第一任女村长,叫山樱子。” “山樱子……山樱子板栗,这个名字好听!”唐新岚点了点头,总比叫“板栗沟野生板栗”好听,虽然后者更容易被记住,但是也太拗口了些。 从板栗沟回来,第二天唐有才要去红泥沟看一看之前送过去的小猪崽长势怎么样,唐新岚也跟着过去了,顺道看看新的豆制品厂的建设进度,没想到到那一看,嚯!半截墙都砌起来了! 不过,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唐新岚就知道红泥沟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把几个产业项目先造起来了。 回迁房那边很快就要启动交房了,一旦拿到钥匙,村民们为了尽快搬回来,也会马上开始装修——去年虽然因为疫情,灾民们没办法出去打工,但村里活儿多啊,再加上豆制品厂一直在加足马力生产,别的地方先不说,光是进厂的那些灾民,去年人均年收入起码也有五万左右。 灾民住的是不要钱的安置房,每个月还有政府的生活补贴,进厂的中午还管一顿饭,生活上几乎不需要花多少钱,这笔钱攒下来,就足够老百姓把自己的新家简单装修一下了。 农村人装修可不像省城,还要请设计师设计装修效果、搭配不同风格的装饰、买全套的家用电器之类的,只要能通水电,简单把墙面粉刷一下,买好桌椅和几张床,再买个燃气灶,能做饭就行了。 至于家电?没钱就先住进去嘛,以后有钱了再慢慢添置,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谁家能阔气到一口气把所有房间都装上空调呢? 所以说,最快三个月,老百姓就会陆续搬回来了,到时候这些人的工作问题怎么办? 还不是要他们这些开厂子的赶紧完工投入生产? 汪书记这算盘,打得可真是密不透风啊!! 第277章 不过,对于新厂子,唐新岚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汪书记,下个月我们就要启动招聘了,您看镇上要不要再发个短信通知?之前也说了,红泥沟这边的豆制品厂,我是打算办成那种半开放式的参观工厂,可以体验传统豆制品做法的旅游景点,也会设置工厂超市,这些岗位都是需要提前到岗培训的。”唐新岚找到了汪金俊,请他帮忙发个招工启事。 本来当初拿地的时候,合同里是有约定的,他们这批低价拿地的,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招聘红泥沟本地老百姓。所以唐新岚赶紧来打个招呼,她那边是不能等的,如果到时间了报名人数还不够,就只有在镇上开放招聘了。 “放心吧!肯定给你招满!”汪金俊早就有了一系列的应对计划,甚至为了省钱,他还一次性买了一万条的短信通知,其中一部分就是为了给本地企业发布招聘启事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