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团宠饕餮小皇子_第32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4页 (第2/2页)

还要考,还说,他要考武举。

    说完,他看了看胤祜,“大哥,一起吗?”

    胤祜一点也不上当,只淡淡微笑,“不了,我还是更喜欢做学问。”

    康熙摸着刚留起来的小胡子笑道:“也好。”

    见胤祜不上钩,胤禔郁闷得不行,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明珠宽慰他:“您比太子笑两岁(虚岁),只要在明年考中举人,都是能压他一头的。”

    胤禔便又燃起了更高的斗志,并让明珠为他秘密寻访更好的文武先生。

    冬月初,皇后拿出了女子蒙学的方案给康熙。

    女子小学堂没那么容易办起来,但若是女子蒙学堂能办起来,两三年后,这些蒙学堂的学生,再升入小学堂,便好办多了。

    只是蒙学堂而已,又有可行的方案,皇后还把自己的秉笔女官都安排进蒙学堂了,康熙看完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便对此方案予以了支持。

    虽然此举在朝堂上,被许多汉臣极力反对,但也得到了大多数满臣和少数开明汉臣的支持,最终还是通过了试行方案。

    皇后便将此事交由宜妃全权主理,课程内容等安排都由她决定,皇后只提了一些建议。

    宜妃信誓旦旦:“皇后jiejie请放心,臣妾必要将汉女也教成与满洲姑奶奶一般,巾帼不让须眉!”

    秀敏亲切地说:“我信你,meimei。”

    又叫宜妃大受鼓舞,倾尽全力地表现。

    而曹兰,也在皇后安排成女子蒙学堂的先生之列。

    她们这些宫女,等蒙学堂开办后,便等于是提前出宫,不再是宫女了。可以由母族自行安排婚配,也可直接独立门户。

    常海得知这个消息暗爽坏了,他就知道,二姐真是他亲二姐,太靠谱了!

    ……

    康熙和皇后说的‘瑞雪兆丰年’,果然实现了。

    下半年,大清国土上,但凡用了新种子的地方,全都传来丰收的消息。

    除了粮食,还有各种蔬菜。

    蜀地的移民政策也极为顺利。

    但最好的消息,是回到江宁织造府的曹寅,成功做出了水力纺织机和织布机,并在江南的官方作坊推广开来。

    康熙大喜,将喜报在朝堂上宣读之后,根据生产力定下了一项特别的举措:向国外大量进口棉花。

    这是一项变革性的举措!

    大清已经多年货物只出不进、钱银只进不出了。

    本朝初期,不但关闭了绝大多数的通商口岸,同时也只高价出口西方没有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

    西方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从大清进口这些紧俏货,却什么东西都卖不了,早就不满大清只进不出赚大钱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