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页 (第2/2页)
朝廷是不是要发给各地邸报的?” 邸报乃是定期将皇上的谕旨、朝廷的奏议和颁布的法令印刷在纸张上送往各地官府,经由官府确定后还会再行张贴至城门处。 太子胤礽眨了眨眼。 他有些摸不着头脑:“汗阿玛传下的旨意正是通过邸报传往各地官府,只是各地官府能力不一,宣传能力自然是不足。” 天下识字的人丁不足百分之一。 邸报需要抄写张贴随即派遣各地官府师爷秀才念诵给百姓,可是富裕的地方还行贫穷困苦的地方根本没有那么多读书人,加上一些贪官污吏也根本不希望百姓知道朝廷新令。 往往一道旨意传往大江南北或是出现不少歧义,亦或是根本没有落入百姓的耳中,都是在传达上出现的问题。 胤祉兴奋地一蹦一蹦。 他背着手在殿内转来转去:“那如果把邸报分成两种,一种是是针对官员的文字版,而另外是带有绘画的图画版如何?虽然老百姓的识字率不高,但是简单的字样和图画总是可以看得懂的吧?” 胤禛露出浅浅的笑容。 他顺势和仁孝皇后在弹幕上发出内容,述说一番‘报纸’对人心的影响力,对言论舆论的价值以后,太子胤礽也登时心动了:“三弟的这个主意很是不错,既然如此咱们研究一份奏折送到汗阿玛跟前,大家觉得如何?” 胤祉头一回受到这般的肯定。 他一张小脸红通通的不说,一双眼睛更是烁烁发光。环视兄弟们肯定的颔首,胤祉斗志昂扬地挥舞着拳头:“加油!” 第八十九章 阿哥们互相打气加油。 他们围在书桌前畅所欲言, 纷纷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再一条一条排除亦或是登记上。 阿哥们一连三四日在毓庆宫聚集的事情也传到了康熙御前。全神贯注此案,催促着官员调查处理的他暂且没心思琢磨儿子们的异动, 康熙略显沉重的翻看着眼前的奏折。 上书房里跪满了官员。 在康熙的督促下,这桩案子被办得非常迅速。眼前的奏折便是刑部、大理寺,顺天府乃至各地官员搜集汇总的消息:从于杂技班子前往过的地方, 到与哪里的人牙子联系登记乃至停留过的信息被在皇帝的一申令下调查得清晰彻底。 按理说办案成功康熙应该高兴才是,可是看着奏折上的内容他根本无法笑出声。 顺藤摸瓜抓住的人贩子团伙近三十人。 经手‘这项生意’的牙商超过了二十人。 而负责加工‘商品’的人?购买‘商品’的人?数量更是数不甚数,更可怕是还搜查到一部分贩卖出去和已经完成等待贩卖的‘商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