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 他不能继续活在世上了,大明朝邮政 (第2/3页)
闫尔梅便当着皇帝的面,亲自写了密信,而后交由巩永固用英语加密之后,递给李存明过目。 李存明看过之后,道:“发出去吧!” 突然泪眼朦胧看向两位臣子,颤声问道:“你们说朕是不是愧为人父,是不是太心狠了?” “陛下,大明臣民得遇如此圣君,乃是天大的福气,天下人会理解陛下的!”闫尔梅和巩永固磕着头,哽咽道。 李存明默然半晌,道:“但愿皇后最终也能理解朕吧……不说了,你们随朕去通政司,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解决呢。” …… 时隔好几个月,李存明终于又来到了通政司。今天,他要在这里宣布一项重大国策。 等所有通政大臣到场了,李存明先是询问各部门运转情况。得到良好的反馈后,笑道:“朕西征历时多月,国事没有颓唐荒废,各部门能够运转通畅,全仰仗诸位爱卿实心办事,朕心甚慰。” 臣子们不敢居功,跪下去磕头。 “起来吧,别动不动就磕头,你们不累吗?”李存明笑了笑,转移了话题,“一个国家要兴盛,一个朝廷要强大,是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且积极改正错误做法才能达到的,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嘛。” “朕御驾西征,有了许多经验教训。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我朝还得继续坚持各种富国强兵的政策,绝不能懈怠,咱们做得还不够。针对这一点,朕今天跟毕登辅和汤若望谈过了,又提出了几项措施,他们而二人已经着手去做了,你们要鼎力支持。” “第二个教训,则更加具体一些。朕在行军途中,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没了驿站,传递军情、消息的速度太慢,严重影响军事行动。” “就拿开封陷落一事来说,朕得到相关消息,已经是半个多月以后。倘若能早些得到消息,并下达如何应对的旨意,何必让闫军师一人把千钧担子扛在肩头呢?” “要不是闫军师力挽狂澜,后果不堪设想哪。朕每每想起此事,犹自觉得心有余悸,感到一阵阵的后怕!” 臣子们若有所思,蒋德璟道:“陛下,莫非您想要恢复驿站?可在崇祯二年,陛下已经下过裁撤驿站的旨意……” 不等蒋德璟说完,李存明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无非是皇帝金口玉言不得更改。朕方才说过了,但凡做错了的事情,就要纠正过来。这么些年以来,朕算是看明白了,当初裁撤驿站的决定彻头彻尾错了!” 说起崇祯裁撤驿站的历史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因为就是这个决定,导致驿站马夫李自成失去了饭碗,李自成被逼无奈走投无路,他愤然揭竿而起,最后成了大明朝的掘墓人。 其实说来可笑,崇祯裁撤驿站,却是跟一桩“捉jian案”有关。 当时有个御史名叫毛羽健,这人非常惧内,却又喜欢拈花惹草流连于风月场所。忽而有一天,他老婆从家乡来到京城,撞破了毛羽健的jian情,大闹一场。 毛羽健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认为他老婆能从家乡来到京城,全是因为驿站的存在。故而联合好友兼远亲刘懋一起上疏崇祯皇帝, 说“驿递一事,最为民害”,请求裁撤驿站。 当时崇祯正为了粮饷犯愁,听说裁撤驿站之后每年能省下来68万两银子,当即同意了。 驿站没了,省下来的银子没有见到半分半文,反倒导致几十万人下岗失业,流入农民军中,壮大了农民军的实力。 更可怕的是,没了驿站,朝廷政令、军令传达缓慢,耽误了不少大事。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