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页 (第1/2页)
不,随便往画布上泼点颜料就能叫画家吗?那马尥蹶子都能说自己是雕塑家了。 真是艺术之耻! 而在大厅的一角,乔伊忍不住捂住了心口。 缪斯女神啊。 不愧是巴黎。 现在应该还没有印象派概念股吧。 ……那,其实艺术经纪人听起来好像也挺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 正在画展上忙碌的某位画家打了个喷嚏:? 世博会竞选: 美英俄:巴塞罗那出局了,好耶。 美英:接下来让我们联手把莫斯科挤出局…… 美:顺便再做一点小动作,保证选中的是合众国的城市,嘿嘿。 *译自《卡门》哈巴涅拉唱词。 感谢别唱歌我会脑内循环、idontneedyou的营养液嗷~ 第75章 百万法郎 “哎呀!小姐, 你这么急匆匆的是要去哪儿?”艾达问道。在沙龙上没什么事,她忍不住溜到后花园喂鸽子。 “走,我们去电报站!” 在沙龙上的事让她想起来,她要往费尔南德斯之家发个电报。 既然是和画画有关的事, 怎么能不叫上文森特呢? 而且, 不知不觉离开巴塞罗那已有好几周, 她还没有问过家里的近况。 不知道大家都怎么样了。 塞纳河边有巴黎电报局设置的一个民用电报站,灰蓝色的穹顶下大门敞开, 里面分为个人随时使用的电报机和批量电报室。 进门右手边是批量电报室,主要用于大型公司和组织的通讯。 几组电报员在一排排电报机前飞快地cao作设备,在嘟嘟嘟打出的纸条上写下发报人和收报人的信息, 再扔到一个大筐子里, 由专门的收拣员分门别类放好,再交给邮递员, 像送信一样送到收报人的地址去。 乔伊进门时歪了歪头,没让帽子上飘扬的羽毛卡在门框上。 左手边的个人电报室冷冷清清, 几乎没有什么顾客, 和右边的忙碌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电报已经发明了将近半个世纪,就连跨越大西洋的电缆都已经在几十年前铺设完成, 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主要的通讯方式还是写信。 电报虽然快捷, 但比邮递贵得多。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对即时通讯有那么高的需求,还在普及中的电话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 对于从二十一世纪倒退回来的乔伊来说, 电报的速度是她脱离互联网之后最后的底线。 她甚至连电报从城市分站送到家里的时间都不想等,直接在费尔南德斯之家也安装了电报机。 这样,从巴黎发往巴塞罗那的电报只要在城市总站经过一次转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