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人闹事 (第1/2页)
明鸾是个好学生。 智商情商这种说法太官方,其实日常中看一个人能力怎样,要看她眼里能不能有东西,能不能有眼色。 这个眼色不只是看人的脸色,还表现在日常行动中,那种自主分析判断统筹的能力。 静安师太都对赵嬷嬷说:“有王妃在,我轻松了很多。” 许多要做主的事情,牵扯决断,当然要报给她,另外的跟银钱往来有关的账目,明鸾很快就分担了过去。 她还能主动想到譬如战亡兵士的家人子女的抚恤问题,将抚恤金从一次性给足,变为一年给一次,直接给十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孩子们能得到钱,平安长大。当然,事情没有完美的,可是她在尽量往完美上靠。 又跟人一起制定了营中的一些制度,年老的将士解甲归田,可以年年领抚恤,也可以一次性领足。这种就充分给予了选择的权利。 不过也不是没有闹事的。 这日明鸾正巧也在王府里。如今王爷不在,许多藩地事务依旧跟王府有关,静安师太名义上是不管的,如此一来,便依旧如往常一般要落王妃头上。 她在前头,突然听见外头极其大的喧哗声,便叫了人来问。 不等人回话,外头的喧哗声突然变大,其中甚至夹杂着孩童的痛哭。 明鸾听不得这个,便站起来也往外走。 出去一看,街上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人。 中间一行人,俱都披麻戴孝,哭声震天。 其中一老妪嚎啕大哭:“本是想他出去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谁知年纪轻轻,撇下这一门的老弱妇孺,可怜我那儿媳妇才年方三十,如今在床上躺着就起不来身了啊!” “要是别个,咱们也不敢闹事,可怎么就定好的律法还不能不执行了呢?这抚恤金自来都是一下子给足的,从未听说有叫年年来领的,我们都是老实人,可怎么敢登王府的大门哟!” 外头人互相打听着,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往年的战亡兵士的抚恤都是一次下发,不料今年王府一纸公文,改了规矩,说是每年年底领一份银子,如此领十年。” “这也太麻烦了!” “是啊,中间不定有什么呢!若这家人家在年内有了什么变故,或者求医问药都要钱,却一时不凑手又该怎么办呢?” “咳咳,仁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银子年年发,说是这么说,中间办事的人又怎样?却不是老实的将钱都发到百姓手里的。” “这话说的极有道理。中间盘剥一层,年年盘剥,说不定到最后还得往里头搭钱,又如何比得上一次性给足的爽利?” 人们议论纷纷,都支持苦主申诉。 李先成一看像是要闹乱子的样,立即拔刀:“肃静!王妃在此,不许喧哗。” 他声音高亢浑厚,一刀在手,阳光下极为震慑人心,众人都停下,只是手里还不免指指点点。 那苦主的哭声也停下了。 明鸾步下台阶,问众人:“你家阵亡的将士姓甚名谁?你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