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庶媳 第101节 (第3/3页)
则继女面子上过不去,还以为她这个继母瞧不起她外祖家呢。 这继母和继女,可没有自己亲女儿那么好说话。 芸娘也知道甄氏去拜访程老夫人是正经事,也准备了一份见面礼托甄氏带上,只道:“这几日有些忙碌,等老夫人寿辰我是必定去的,到时候再同他老人家拜寿。” 虽然程老夫人是阁老的夫人,身份高贵,可她也是一品总督的夫人,更兼穆莳还是建国候的儿子,勋贵之后,巴巴的跑去请安,倒是坠了自己的身份。 甄氏懂这个道理,还笑:“你且放心,到时候还怕没有见面的机会不成?” 很快甄氏送的帖子过去,就有程老夫人身边的体面的婆子专门过来接她过去。 见着程老夫人,甄氏忙行礼如仪,被大夫人扶了起来,“都是自己人,何必行此大礼。” 甄氏嘴上谦虚几句,她和大夫人荣氏曾经有过交集,能说的上话,荣氏那边呢,知晓夏时延现在是杭州知府,女婿是江南总督,有意结交,二人你来我往说的热络起来。 上面的程老夫人也道:“我一个老婆子的生日,倒是劳动你从杭州跑过来,可累坏了吧。” “哟,瞧老太太您这说的是什么话,跟您这位老寿星拜寿,我们也能沾点福气,可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哪里算得上劳累啊,您可真是折 煞我了。” “你还是这样会说话。”程老夫人也知道当年那桩官司,夏时延看到甄氏就走不动道了,怎么都不肯再娶五房的姑娘了。 那时,就是她都有些生气,多少人想和程家结亲啊,都结不成,夏时延倒好,还拒绝。 只不过五房的人做的也绝,直接和夏时延断绝来往,明明五房姑奶奶还留下个女儿,他们倒好,把值钱的嫁妆全部拖回来了,以为夏时延离了程家就不成了。 谁知道夏时延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大官,但是人家一步步稳打稳扎的坐稳了杭州府的知府,女儿更是不得了,年纪轻轻就是总督夫人了。 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程老夫人这次请了甄氏来,也是希望大家不要有什么梁子横在心里,否则甄氏对五房生怨了,同她女婿一讲,岂不是无风也起浪。 荣氏的相公也在六部做堂官,她这次是专程赶回来为婆婆祝寿的,她是长媳,又是程老夫人的姨甥女,愈发知道程老夫人的心思。 还留了甄氏一顿饭来,她二人年龄相仿,讲古也能说到一起。 “要说我们南边的人去北边就是不适应,那风吹的跟刀子似的,再有,那吃食顿顿都是面食,我这吃的腰都粗了一圈。还好后来请了我们江宁的厨子去,这才吃的舒服。” 甄氏笑道:“谁说不是呢,我女儿那次有孕,我去他们府上住下,也是有些吃不惯,好在那樊楼倒是个例外。” 荣氏不免道:“樊楼可是天下第一楼,虽然我还是觉得咱们的庆春楼最好,但樊楼的点心确实是一绝。” “谁说不是呢,按道理说咱们江南的点心哪里就不精致了,我们杭州府更是各式各样的点心都有,可樊楼做的那个味儿还真是一般地方比不上的。” 这二位也不算很熟,反正话是能说到一起去,甄氏也不是难相处的人。 荣氏心里就略微放心了,那边又一个青年妇人过来,原来这位就是程家的长孙媳秦氏。 秦氏个头不高,但生的俏丽,行动处很有大家作派,但荣氏对这个大少奶奶并不热络,说 话也是不咸不淡。 这其中缘由,甄氏也曾经听说过,原本程家看中的长媳是钱塘吴家的女儿,那吴家前朝还是国姓之家,世居钱塘,家风非常之好。甄氏本为杭州知府夫人,也时常同吴家人打交道,那时程老夫人还特意为了吴小姐及笄做过正宾。 后来为何是这位秦氏做了大少奶奶,听闻是在京中的大少爷同秦氏情投意合。 做长辈的再执拗也拗不过儿子的心意,况且秦氏的父亲也是内阁次辅,门第颇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