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庶媳 第146节 (第2/3页)
和儿女们在一起,但是我年纪不小了,若是这次不抓住机会,承平的日子越久,要和那些文人们真的去争,很难争的过的。” 陈明喻为何升的这么快,到现在也没事,最大的原因就是士子们很推崇他。 俗话说的好,上面有人好办事,江宁程家和河北袁家还连着关系呢,即便是文官们也是同气连枝,尤其是这几年,武人地位大不如前。 结党当然有弊端,容易一锅端,而且很容易受牵连,可是好处也是不少。 虽然他是中书舍人,看起来前途无量,但要熬多少年才能到内阁核心,至少要十年,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天命之年了。 芸娘把头轻轻的放在他胸前,“只是想一直这样抱着你,嫁过来这么久,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每日都是开心的。” 她舍不得的又从他怀里扬起头,似乎想记住他的样子。 穆莳虽然有儿女情长,但是他显然很理智,和妻子缠绵了一会儿便去了前厅找他那帮请客幕僚商量。 不是他不深情,而是他想要给家人的更好。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一辈子很长,有很多机会建功立业,但是人到了一个年纪,你不得不承认,人的精力和体力都跟不上了。 可妻子跟着他,没有几天享福的日子,他不想妻子因为无爵位,日后还得看儿媳妇的脸色,就像荣氏一样。 很多事情,他从来都是悲观态度,荣氏儿媳妇出自阁老秦家,又是程家大爷亲自挑选的,这女子几乎一进门就天然有了优势,不需要讨好婆婆,所以对荣氏这个婆婆视而不见,几乎是到了荣氏生病,侍疾都只做做样子的地步,孙女儿孙子也生怕多让婆婆多看一眼。 其原因穆莳分析过,还是程大老爷仕途上不如程老爷子,儿媳妇出身也高,所以人家讨不讨好就无所谓了。 如今穆家老夫人和林氏固然不敢对分了家的三房指指点点,可要真的是娶了个镇山太岁在家,儿大不由娘,自己一退下来,儿子到时候若真的娶了个秦氏那样的儿媳妇,那可不就完蛋了吗? 要知道他年纪比芸娘大,芸娘是个暴脾气,从来都是心高气傲,万一临老被儿媳妇欺负,那可如何是好,还不如早早的安排好。 尤其是爵位,他那爵位除非自己死了,否则,谁也不想要。 穆莳心里装着这些,和幕僚属下们讨论起军事来愈发激昂。 芸娘哪里知道他这些小心思,等他回来用晚膳时,还道:“今儿煮了甲鱼汤,你多喝点补补。元澄这孩子,本来说今儿要在家的,不知道是不是去什么诗社了,现下还未回来呢。” “儿大不由娘。”穆莳脸一黑。 见他面色不善,芸娘还道:“你怎么了?是担心行李吗?你放心吧,一个下半晌我都在收拾,早就已经打包好了,绝对没有遗漏的,不过你最好也可以检查一下。” 姝丽已经听娘说了,爹之所以要打仗,还是为了自己,想日后自己嫁去宫里身份上能够更体面些,她乖巧的替穆莳盛汤,还关心道:“爹爹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这话都把穆莳感动了,心道,还是生闺女好,生闺女贴心,臭小子平日人模狗样,现在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因此,用完膳,他对芸娘道:“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和荣氏一样。” 芸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在风中凌乱。 第220章 婆媳风波(二更) 同样程斐作为宸王军师之一,也要准备出征,于氏嫁过来后同程斐感情十分好,且程斐这样的风流模样,又是才子,于氏几乎是痴迷于夫君。 她肚子还没揣上,夫君就要出征,于氏尽管知道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但总忍不住难受。 连荣氏也看出来了,对来请安的程斐道:“你今儿就别去旁处了,还是陪陪你媳妇儿,可怜她年纪轻轻的嫁入我们家,你们夫妻相处还不到一年,就要分开了,我看她这几日魂不守舍的。” “成,儿子等会儿去。娘,儿子不在家的时候,家里您和我爹都要保重,您现在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平日里盗汗多,胡太医那儿的方子您先吃着,不成再换。”程斐嘱咐着。 荣氏听了感动不已,又拉着程斐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还抽了一沓银票给他,:“穷家富路,什么东西能比钱好,你是文官,这次去的全都是武将,穆家那边在军中很有关系的,你跟着穆三爷我不担心,但下边这零零总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