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27)  (第1/3页)
    对此云妃闹了好大的意见,却也无可奈何。    时间倏忽过,宣成帝的身子越来越弱,对端王却也越来越重视。    先前江南旱灾的事情还没解决,至夏又开始洪涝,百姓们叫苦连天,宣成帝没有办法,在江南官员递上折子称江南某巡抚贪污赈灾银两时,派端王亲自下江南督查。    这已经是宣成帝第二次派端王下江南督查赈灾银两贪污一事了,只不过上一回,太子党羽随行在侧,端王处处受到掣肘,这一次,宣成帝给了端王莫大的权利,几乎是将此事全权交托于他。    这也难怪,宣成帝的精力日渐不济,每日上朝都难,似乎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眼见便要中秋,萧潜带着苏明墨进宫给皇后请安,皇后偶然与萧潜提起了近来后宫动向。    皇上病着这些时日,舒妃与云妃倒是戏瘾大发,二人借这机会争宠,闹的这一出出竟还挺有意思。    父皇身子如何?萧潜问皇后。    你可问到点子上了。皇后看了萧潜一眼,示意柳月去把门关上。    她刚要说话,又看了一眼萧潜身旁的苏明墨。    苏明墨会意,立刻知趣地站起来道:明墨便先退下。    萧潜正想叫住他,想想皇后眼下对他的态度,还是作罢。    本宫自有太医院的亲信,这事情除了本宫,还真没几个人知道,太医院的人是说,皇上若是能撑过今冬那便是吉人天相,若撑不过那便是真撑不过了。    萧潜怔了怔。    太医院这么说,那意思便是宣成帝没多少时间了。    能不能撑过今冬都是托词,太医不可能直说皇上快不行了,可能真的是最后时限。    怎会?萧潜有点不太敢信,今日父皇还上了早朝。    那怎么说这事情没几个人知道呢?皇后喝了杯茶,道,他将端王支去江南,你便知是何意了,有些事情有端王在怕是不太好办,本宫也是听了太医的判断,才知道皇上真正属意的人是谁。近来朝堂虽看起来风平浪静,私下里皇上却大刀阔斧换了不少官员,仔细一看,换掉的还都是唐家曾经的势力。    唐家是不可能支持六皇子的,他们也不可能支持端王,不过端王其人,野心勃勃,倒也不至于被现在的唐家牵着鼻子走。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被换上来的人,都是原先朝中的清流派。    那些人有的是两朝老臣,有的曾经因谏言得罪过皇上,皇上却都不计前嫌,你猜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保皇党,皇后笑了,那帮迂腐的请流派,皇上不要他们的时候弃之如敝屣,想到他们了,又忙不迭请回来,你可听说,皇上甚至动了想把魏良请回来的主意?    萧潜陷入沉思。    确实这个时候,若要为六皇子铺路,只能依靠清流派了。    皇后的母家程家不会帮六皇子,唐家更不会。    现在端王势力渐长,谁知道他在朝中笼络了多少人,魏良从辞官回乡起,至始至终未曾参与过这些事,反倒是最值得信赖的。    看来皇后是真猜中了宣成帝的心思。    潜儿,皇后最后道,你可不能再等了,千万要抓住这次机会,母后往后的生死富贵,全都要看你了!    萧潜从永安宫退了出来。    苏明墨正站在外面等着,看见萧潜出来,忙迎了上来:皇后说了什么?    萧潜摇了摇头,示意这里不便说话,和苏明墨一起回了宁王府。    刚进宁王府,便有人来通报:王爷,苏泊远大人求见。    苏泊远?    这时候他来干什么?    萧潜想了想,道:请他进来。    苏泊远深思恍惚,进前厅时甚至差点被门槛给绊了一下。    爹!苏明墨忍不住唤他。    子遇别担心,萧潜不禁失笑,岳丈这是突逢好事临头,一时间还回不得神呢。    王爷说笑了苏泊远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道,王爷,今早上皇上下了朝突然单独召见下官,说要提下官做户部尚书,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事情萧潜下了早朝便有听说,只是当时没想到那一层,现如今综合皇后说的那些话,才知宣成帝其意,不过看苏泊远诚惶诚恐的样子,大概是怕其中有诈吧。    萧潜觉得实在是好笑,他这岳丈,当真是如乌龟一般,将遇事就缩头的本事修炼得炉火纯青。    苏泊远又道:王爷,下官听闻,家师魏良近日也被皇上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