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31) (第3/3页)
皇太后殿下早有旨意要将长公主下降武家,适才你与岑长倩的对话,本相对你的态度很是满意,此次常科虽不为文昌台主持,但本相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且又是太平亲自推荐给吏部的,所以本相便有意想要栽培提携你... 左相,今日殿上皇太后殿下问话下官,且许下官免吏部试而授职,下官不才,愿同左相以身报君王。王瑾晨拱手打断宰相的话。 武承嗣当即拉沉下冷峻的脸,本相不想同你绕弯子,你既受了长公主的推荐便是公主府的幕客,我日后尚了公主便也是你的主子,今日本相有心栽培你你却不要?既如此,朝中人尽皆知岑长倩与本想不和,你为何还要在适才与之争论? 回左相,下官争论的是理而非人,右相是个刚直为国之人,然却太过偏激。王瑾晨回道。 你可知道朝中有多少高官想要攀附本相,就连兰陵萧氏也不例外,你一个小小的新及第进士,怎敢?武承嗣撑着桌案起身,冷下锐利的鹰眼沉声道:你就怕我让你再也进不了明堂吗? 怕,左相是殿下的亲侄,是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让下官销声匿迹,然,王瑾晨松开抱拳的双手直起腰杆,左相现在还不是驸马,论亲疏关系,有谁比得过父母与儿女呢? 武承嗣皱起眉头,你竟然敢将太平公主抬出来吓唬本相? 下官不敢。 一名司宫台内臣疾走在内外朝的过道上,突然在半道被一群撒腿奔跑的小官宦撞倒,内臣将有些松散的幞头系紧,大声怒斥道:没长眼睛还是忘了大内禁驰的规矩? 小宦官们将身穿红袍的内臣扶起,旋即又战战兢兢的跪爬下,高内侍饶命。 咋咋呼呼的,内臣拍了拍衣裳,要是冲撞了贵人娘子,脑袋还要不要了? 高内侍,小人们也不想在内廷如此,只是不知从哪里跑进来了一只猫,少监命小人等将其捉拿。 猫?内臣左右瞧了瞧,宫中不是早就禁止养猫了么,怎会有猫出现? 小人也不知,估摸着是从宫外溜进来的。 算了,若真是有赶紧捉了赶出宫去,莫要让殿下知晓了。 喏。 内臣将红袍上的污泥拂去后匆匆赶入内廷天子居所。 小人叩见皇太后殿下。 宫人在帐内妇人挥手示意下将垂帘卷起,随后便福身倒退着离开内殿,皇太后侧躺在龙榻上闭目不语。 殿下万福,中书省那边宰相见完新及第进士后,文昌左相武承嗣将甲榜第十人王瑾晨单独留下,王瑾晨进文房停留足有一刻钟。内臣起身从窄袖里拿出一张卷起的黄纸,稳步上前,这是中书省都堂堂吏的奏报,请殿下御览。 外边是不是有传言说吾要将太平下降给奉先?皇太后问道。 内臣低着脑袋叉手回道:回殿下,外面的人说文昌左相武承嗣是殿下的亲侄,又惊才风逸... 行了,皇太后打断道,他是个什么德行有没有能力,吾这个做姑母的还不清楚吗。 殿下圣明,内臣躬身道,王瑾晨从文房出来后,左相在文房内摔碎了一只茶碗,脸色也不是很好,看样子应是王瑾晨拒绝了左相什么。 皇太后将密奏攥成纸团,内臣见到连忙将旁侧沏茶的炭炉抬至其跟前。 揉搓了一会儿后皇太后将纸团扔进火盆中,派人盯紧,太平闹的这一出,这个小进士怕要遭不少人觊觎。 殿下。内官抬头道。 讲。 新及第进士王瑾晨还曾与已故徐州刺史萧安介等兰陵萧氏有所牵连。内臣进前一步,萧公在世时曾看中王瑾晨,虽尚未考取功名,然凭借才华与琅琊王氏小圣后人之名为当地刺史与县令青睐,萧公便亲自登门提亲,将庶出的六姑娘许配王瑾晨,但后来婚事没成,据说王瑾晨爱慕的是...萧公的嫡出七姑娘。 萧安介他的长子是吏部员外郎萧至崇吧? 回殿下,是,吏部员外郎如今尚在丁忧之期。 他是承愿的人,若是这些个世家都倒向一边,皇太后将手搭在龙榻的扶手上,吾又该如何制衡呢。 殿下,近日暗卫巡游,发现宋学士之女常出入王瑾晨租住在紫徽城东南隅的宅中。 宋之问有女儿吗?皇太后惊疑道。 回殿下,是养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