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GL)_分卷(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33) (第3/3页)

,不许七娘迈出家门。

    崔挹垂下手握着椅子的扶手侧身看着崔氏,姊姊有福,膝下儿女双全,挹虽有三子,可是却一直愧疚至极,若是不是挹阻扰,也许姑娘如今还在,也能够儿女双全不会留下遗憾,而今...崔挹抬手擦着泪眼,阿姊,七娘是个什么性子,您是最清楚不过的,莫要等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弟弟一席话瞬间戳进了崔氏的心坎上,旋即拉扯着站在一旁的儿子,大郎,强扭的瓜不甜,你meimei这些年一直忍者性子,我怕她终有一日会受不了而自寻短见,与李家的事...

    萧至崇俯身凑到母亲耳侧,阿娘,先前七娘的言辞已是得罪了李家,如今李二公子心意不减,正是咱们的机会,李二公子的诚意您也看到了,七娘嫁过去绝对不会被亏待的。

    娘也知道李二公主对七娘的心意,可是七娘她自己不喜欢,就是嫁过去恐也会终日闷闷不乐。

    娘,萧至崇握着母亲的手,就算七娘不嫁进李家,可也不能嫁给那个姓王的,他为了功名不惜攀附权贵投靠公主,日后定也会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七娘绝不能与这样的人染指。

    你meimei是个懂分寸的人,自然不会做逾矩之事,况且你阿爷刚去不久,一向没有主见的崔氏,死死的攥着儿子手,就当是娘求你,你阿爷与外祖都不在了,娘就只有你和七娘了。

    萧至崇无奈的叹了口气,那好吧,随后直身朝外唤道:萧福。

    家僮入内叉手道:家主。

    让人将七姑娘放出来,出门的时候多派些人跟随保护。

    喏。

    洛水之南的另外一侧,洛南里坊区内,一群官吏从尚书省吏部拿着敕命与部符乘车赶往任职的新官家中。

    原来您就在尚善坊。几个粗喘着气的官员站在公主宅门前,抬头望着门匾笑呵呵道。

    诸位官人是?王瑾晨站在门口木楞道。

    吏部任命前的信札您没有收到么?官吏问道。

    信札?王瑾晨摸着脑袋,我一直住在这里,没有收到什么信札。

    无妨,皇太后殿下的敕命,官人接旨吧,

    王瑾晨便连忙走下台阶,官员将纸张打开,从右竖排下来念到左,敕,载初元年三月九日敕,新及第进士王瑾晨授司刑寺主簿一职,掌印,省署钞目,句检稽失,法之卫意,在乎君政,政之所为,在乎一道,望尔谨记君臣同德,循名责实,尽忠职守,勿忘君恩,勿忘家国,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腰间系铜铁带七銙蹀躞的流外官将折叠齐整的浅绿公服与九銙银带奉上。

    王瑾晨跪着抬起头,司刑寺主簿?

    这些年朝廷的官不好做,进士及第即便过了吏部铨选也大多都是从刚入流的九品官开始八品的也有,但您这刚中进士就授了七品的要职,下官当差这么久还是头一回见,不过,官吏上前小声道:狄侍郎从司刑寺离开后,哪儿的官可就不好做了,您呀要多加小心。

    这是进出宫门的交鱼符,司刑寺官署您知道在哪儿吧,就是原来的大理寺。官吏将东西交代齐全后,下官还有它事要做,恭喜王主簿释褐。

    王瑾晨捏着小小的鲤鱼符,上面清楚的刻着司刑寺,旋即合起手客气道:有劳。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的法官地位都很低下(是与中央官员相比,不过武则天一向崇法治。)三司推事与宋代差不多,但是大理寺在三法司中是地位偏低的那一个。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是唐代贵族的财富象征~

    注:本文站在偏女皇的角度来写,所以会偏心于女皇

    第42章 王主簿

    载初元年初,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韦方质入狱,遭酷吏周兴构陷,流儋州,籍没其家,是年三月,韦方质因结怨而攀诬特进、凤阁鸾台三品苏良嗣。

    太初宫

    启禀殿下,司刑寺少卿胡元礼求见。

    让他进来。

    官员迈着急切但是极为沉稳的步子匆匆进入大殿,跪伏道:臣司刑寺少卿胡元礼叩见皇太后殿下。

    起身吧,近日司刑寺事务繁忙,真是辛苦胡卿。

    食君俸禄,此皆事臣的本分,殿下...胡元礼起身拱手欲言。

    皇太后低头看着奏疏,开口将他的话打断道:韦方质的案子处理的如何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