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42) (第2/3页)
饼馁,里面裹着牛乳。随后又缓缓道:三娘的事,为兄可是听叔父说了,三娘少时束发穿袍入了那州府举人们读书的学堂,李元符将盘子送到李锦跟前,便也因此结识了如今的司刑主簿王子玗。 准备夹一块饼馁的李锦抬手一颤,阿兄突然说起这个... 你别紧张,我与子玗是同僚,也是同榜进士,他在我们这一榜的进士里极为有名,子玗年岁还要小我一些,但是论学识与胆识,我自叹不如,你与他的事我也知道些,三娘...可是喜欢他? 李锦收回白皙的手,侧头瞥向别处,眼里方才荡秋千的惊喜已经消失的一干二净,几次寻人都落了空,不免让她有些心灰意冷,我喜欢什么用呢,他的心不都在别人哪里么,他们两情相悦,我又能做什么。 谁说是两情相悦,李元符放下盘子,一下来了精神,他们之间根本就不可能。 李锦回过头,阿兄是什么意思? 旁人不知,但我明白,七姑娘是仗着子玗的喜欢,想要脱离萧家的束缚,一直都是子玗一厢情愿,七姑娘的嫡亲哥哥已同我有约,待孝期一过我便上门迎娶。李元符拿出一张婚书,若三娘不信,我有婚书为凭,七娘原本就是我的妻子。 李锦盯着白纸黑字的婚书,曾经二人确有婚约,对于李元符的为人李锦所知甚少,大多都是从外面听来的称赞,那又如何,子玗哥哥喜欢的人又不是我。 李元符听李锦的语气好像要放弃,便劝道:轻言放弃,什么也改变不了,你不去争取,又怎能够求得,喜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你们还年轻,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这句话说进了李锦的心中,不甘心与妒忌心充斥在一起,一点一点将她的退缩吞噬。 暮春三月下旬,一匹快马带着一封婚帖从神都洛阳东城门飞奔而出,一路向东往越州官道驶去。 四月初夏 修文坊 青烟从大户人家的宅院里冒出,厨房来传出几声轻微的咳嗽,厨娘们与烧柴火的下人忙碌不停,一个中年妇人与年轻女子系着襻膊似在帮忙。 范相公自尽于牢中,外面的人都在传是周兴来俊臣及...妇人扭头,压低声音道:他的名声如今可好不到哪儿去,你要想清楚了,女子一生一嫁,这终身大事误不得,你阿爷由着你的性子帮你张罗这门亲事,一旦王家人答应,你便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女儿知道,女儿不反悔,子玗哥哥是世间少有的好男儿,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苦衷。 妇人很是无奈的摇着头,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好,让你如此执着,不过好在呢他如今也知道上进,甭管名声,起码待人真诚这就够了。 阿娘应该知道子玗哥哥一直淡泊名利,又怎么会突然因为功名利禄而与那些酷吏为伍呢?李锦极为信任道。 此一时彼一时,人是会变得。妇人担忧道。 李锦摇头,就算再怎么变,在我心里那也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兄长。 厨房里的青烟随着清风一路飘向前院,穿堂的风还带着饭菜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吁。邹福跳下车从车后搬出一张落脚的小墩子,又极为恭敬的将王瑾晨扶下车,如今神都都在传您是新朝新贵... 什么新贵,怕是恶名居多吧。 朝中险恶,那些个百姓又怎懂得委曲求全自保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不畏死,若叫他们去当官,恐还如王主簿您呢。 王瑾晨瞧着这个牙尖嘴利的家僮,你倒是会说话。 跟随阿郎在官场游走,便也学了些圆滑处世之道,都是阿郎教的好。 邹福。 熟悉的呼唤声传入耳中,邹福转身一路弓腰小跑至出门来的便服男子跟前,叉手道:阿郎,王主簿接来了。 你下去准备吧,唤些教坊助兴的歌姬过来,银钱从账上拿。 喏。 王瑾晨理了理袍子,上前道:下官见过李尚书。 贤侄既到了家中,就不要拘泥官场上那一套了,我与你父亲交好,便如从前在越州那般。 李轻舟与夏官侍郎李昭德交好,王瑾晨不想攀这层关系,但尚有人情在也不好直言得罪,叔父。 家里备好了饭菜,听说你要来,锦儿还亲自下了厨。李轻舟靠近一步伸手握住王瑾晨的手腕,来来来。极为热情的将人往屋里带。 会客的宴厅内今日多摆了一张小桌子与供跪坐的褥席,婢女们将色香味俱全的菜依次端出放置各个桌案上摆放好,看着架势,好像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