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GL)_分卷(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2) (第1/3页)

    女皇称帝后不久,巡查使上奏称地方发生躁动,遂下诏命十余位宰臣与京官前往地方存抚诸道。

    几匹快马停在司刑寺官署大门外,府史们不敢阻拦这些传达诏命官员的内臣,王主簿可在官署内?

    我就是。

    内臣众青绿公服的人群里一眼便瞧中了王瑾晨,打开手中的黄纸宣道:门下,司刑主簿王瑾晨...擢升司刑评事,掌出使推事,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吏部升迁的敕命下来,引起了司刑寺的官员与府史们的一阵议论,他才来司刑寺多久啊,明明什么都没干还晋升了,前阵子更是连人影都没有瞧见。

    是啊,程主簿比可比他厉害的多...

    小声点,人家可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呢,连新任的宰相都亲自跑到司刑寺问候,一个六品官职又能算什么?

    张顺走到人群中间轻斥,旋即又回到王瑾晨身侧,他们就是瞧着您升官眼红。

    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议论声王瑾晨听得多了也就不在意了,内臣宣读完后没有当即离去,而是拿出了另外一封手书,另外,陛下有旨,朕登基,地方频生躁动,社稷未稳,朕寝食难安,遂诏宰臣前往诸道安抚百姓,平息□□,命司刑评事王瑾晨为抚慰使随同协审。内臣朝身后的人招手,小宦官将一身折叠齐整的绯色公服呈上,陛下还特许王评事借绯出使。

    抚慰使?升迁王瑾晨并不意外,是让我随各位宰相出使地方么?

    内臣摇头,王评事,这次地方躁动比以往都要大,还有地方官因此而受到百姓围攻,陛下接到上都留后院诸州所呈的奏疏气得一夜没有合眼,朝廷也极为重视此事,故而派了十几位重臣前去安抚,另外也从秋官及肃正台与司刑寺三司调了几位执法官,不过受封抚慰使的却只有您一个。

    让我一个刚中进士不满一年的新官员独自出使地方,这...妥当吗?

    陛下的圣旨,那自然是妥当的。内臣回道。

    陛下要臣前往何处?

    安西都护府。

    王瑾晨僵在原地,内臣便将敕命与手诏一同交到王瑾晨手中,又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昔日丢安西四镇引朝中哗然,陛下既然命王评事前去安抚,必是极为器重与看好评事的。内臣见王瑾晨一动不动便走到她身侧小声道:哦,陛下还让小人私下转告您四个字。

    什么?王瑾晨侧头。

    内臣盯着她的眸子转告道:君无戏言。

    作者有话要说:  站一秒六姑娘与小宋。

    第66章 王评事

    修文坊

    马车赶在宵禁前抵达坊内,车上下来一个两鬓花白的紫袍官员。

    阿爷今日怎回来的这样晚?

    李轻舟扭着酸涩的脖子坐下,接过女儿端来的热茶,陛下刚登基地方就有异动,还闹出了人命,上都留候院奏疏接连不断的奏疏惹得陛下龙颜大怒,现下已经安排三法司的人员随出使的大臣至地方,特赐节许以先斩后奏之权。李轻舟抿下一口茶,哦对了,陛下升了子玗正六品的司刑评事,也随在了这次出使地方的名列中。

    出使地方办案吗?

    对,司刑司直与评事皆要承制出使推覆,但这次加上异动,所以既是办案也是平息躁动与安抚人心。

    可他是文官,身在法司办案倒是没什么,但这安抚人心与平乱不该交由有司去办吗?李锦眼里充满了担忧。

    你觉得陛下掌权多年,为了这一日做了多少铺垫,异动?李轻舟摇头,不过是陛下自导自演,意在考察各地方官将其称为安抚异动罢了,陛下行事一向摸不准头脑,许是想要磨炼磨炼他吧,毕竟他如今还是太过年轻了些。

    磨炼?陛下把他派到哪儿去了?

    李轻舟低下头有些犹豫要不要开口,李锦见父亲似乎不想告知便凑上前焦急的问道:子玗哥哥就住在修文坊,阿爷不说难道我还打听不到吗?

    李轻舟叹道:安西都护府。

    李锦瞪着眼睛呆愣住,阿翁曾经说过唐蕃争夺安西的战争一直未曾断过,安西几夺几失,西域碎叶城距离中原数千里远,且地势偏僻,陇右道皆为异族人所居,女儿听说北方的突厥人极为野蛮,中原到安西一带常有盗匪出没,子玗哥哥只是个读书人...

    这是圣旨,为父也没有办法。李轻舟有些无奈,虽说是危险了些,可若他为陛下解决了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