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GL)_分卷(5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9) (第2/3页)

  没有你,我与她能活着离开大漠吗?我难道要因为恩情,放弃另外一段感情,因为一个人辜负另外一个人,我没有办法做到两全,所以我选择了自己最在意的。王瑾晨追上前道,望着萧婉吟的背影,七娘冒着风险追到这里来,虎口夺人,难道最后要眼睁睁看着我去娶别人?

    萧婉吟回过头:你本不该如此,让你身陷囹吾的人是我,所以我才跟过来,可李氏不一样,她并没有亏欠你什么。

    是不是她与你说了什么?对于萧婉吟明明不舍却又与所思截然相反的态度,王瑾晨质疑道。

    萧婉吟闭上嘴,我想了许久,李轻舟夫妇还算和善,我不想让你为难。

    我从来没有觉得为难,我也不要做什么仗义之人。王瑾晨表现得焦急,这分焦急来自于眼前人的推开。

    前往陇右的时候,神都传来消息,秋官尚书李轻舟之女、你的未来娘子随你前往陇右之事已经传遍...

    想要跨步追上前的人突然呆滞在原地,这种官家私事怎么会在神都传遍?随后抬头醒悟的看着萧婉吟,李元符?

    隆冬之际,北风在神都上空肆虐,宫廊过道里的灯笼摇摇晃晃。

    从秘书省骑马出来的李元符在进入修文坊时打了一个极重的喷嚏,阿嚏!没有觉得是因为寒冷反而轻轻擦了擦鼻子疑惑道:什么人竟敢在背后咒骂我?

    自陇右事出,李轻舟夫妇便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四面八方回来的消息皆是无果,卢氏整日以泪洗面。

    侄儿也已派了家奴前往陇右搜寻三娘的下落,三娘吉人自有天相,叔父不必太过焦急,若是因此坏了身子,想来三娘回来的时候见到也会难过的。

    都已经过了这么久了还是杳无音讯,你说我这心里能不慌吗?李轻舟苦着脸。

    李元符无奈的长叹了一声,这三娘也真是够痴情的,现在两个人同时没了消息,当时应该是在一块的,以王评事的聪明才智,侄儿相信他一定能护三娘周全。

    三娘是痴情,就怕姓王那小子不识抬举。

    中原前往陇右,尤其是碎叶那一代,多盗贼、匪寇,如此凶险,怕是没有那个姑娘家会愿意跟着去的,且三娘又是叔父的嫡亲女儿,王评事能娶三娘做妻子已然是高攀...

    那个小子,李轻舟有些懊恼,我起初举荐他入朝他不从,便不知何时将老夫的女儿拐带了去,我未曾嫌弃过他的出身,他倒跟我摆起了清流。

    叔父,王评事性子是冲了点,不过也因年轻嘛,等将来成了婚,应当就懂得顾家了,而且侄儿最近一直听闻百姓们在茶肆酒店里议论...

    议论什么?

    侄儿说了,叔父莫要生气,李元符看着李轻舟的脸色,说三娘一片痴情,最后却做了苦命鸳鸯。

    李轻舟眉头大皱,本就因为息女失踪而心里十分抑郁,听到李元符的话后更加大怒得将茶杯砸碎,老朽的女儿,岂能容一些庶民议论。

    安西抚慰使王瑾晨失踪,一连数日都杳无音讯,便有人传他死在了大漠之中,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同时,先前去了雍州长安的萧婉吟也随着失踪了,只是萧婉吟不在神都便没几个人知道,而李元符秘密注视着她,遂担忧起了一切潜在的可能。

    叔父莫要理会那些刁民,等三娘与抚慰使一同回来,那些个刁民自然就闭嘴了,说不定圣人为了安抚王评事,再次予以加官进爵,到时候侄儿一定奉上厚礼恭祝叔父喜得贤婿。

    李轻舟的担忧依旧分毫不减,愁苦道:如今老朽只愿女儿能够平安归家就好。

    天色已晚,李元符起身拱手,侄儿还要回家向父亲视膳问安,就不叨扰叔父了。

    元符常处于世家子弟之间,消息灵通,这事还劳你...

    叔父太过客气了,怎么说三娘也是我的结义meimei,meimei出事,我这做兄长的怎能袖手旁观,叔父放心,一旦有三娘的消息,侄儿一定第一时间派人告知叔父。

    李轻舟将人送出这个清冷的家中,李元符谢别之后便出了修文坊,小厮牵着他的坐骑走在城南的街道上,一辆马车从旁驶过,身侧还带着几个骑在马上的家僮,这不是来御史的马车吗,看着方向好像是要出城去。

    李元符偏头瞧了一眼西边的黄昏,马上就要宵禁了,这么晚还出城...

    小厮牵着缰绳扭头道:民间不是有曰,天下凡案,遇来、侯必死,遇徐、杜必生,酷吏出城一准没好事。

    李元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